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 田
马 平
水泥路通到了大山深处的花田沟村,也通到了刚刚建好的红瓦房。
柴云宽占了一卦,对妻子米香兰报了一个入住新房的好日子。腊月初八,好,就依他一次。穷家没有什么家什好搬,那天要紧的事,不过是熬腊八粥。
腊月初八,天刚亮,雪花就飘起来了。
半上午,雪已经乱起来,村支书牛春枣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一起来的还有丁从杰,省上派他挂职当这贫困村的第一书记。
滕娜从后边跟了上来,说:“你们看,香兰今天漂亮成这样,要把我比到屋角呢。我回去了!”市文化馆定点帮扶花田沟村,馆长滕娜的联系户就是这。米香兰一把拽下膝娜,却把棉被和餐具礼品往外推,结果还是只好收下了。
丁从杰好像是来这儿看雪的。他最后一个进屋,对柴云宽说:“我在报上读你的诗了!”滕娜这才想起来,连忙从包里拿出一张市报。
“《红瓦》。”牛春枣说,“我昨天就读了。老柴,我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柴云宽只顾得看报纸,好像没有听见牛春枣的话,却突然抬起头,朝他拱一拱手。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炉火也跟着笑,哗哗哗的。
吃完腊八粥,几个人围着一团火坐下来。滕娜拿出手机,让大家看她在牛春锁家拍下的大月季树。月季是嫁接在七里香树上的,枝头保留了十二个,姿态各异,合抱成团,各自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那大朵大朵的花,以十二种色彩一同开放,散发着含混的香气……照片上只有零星的雪花,门外的雪下大了。
这时候,丁从杰的电话响了。他到雪地里说了一阵电话,进屋之后对牛春枣伸出两根手指打了打手势。看到大家盯着照片,丁从杰说:“牛春锁是我联系的贫困户,他要把月季当礼物送给你们,我让他缓一缓,担心你们跟他原先有矛盾,不领这个情……”
米香兰突然说:“你前两天从我家地里取土了,家里种花吧?”
“种花。”丁从杰说,“作土质分析。”
“种月季!”牛春枣比丁从杰还急,“沙质土!碱性土!”
丁从杰说:“我刚才接了一个电话,我们花田沟,就要成为一个月季花海了!”
雪花已经大乱。屋内丁从杰从头说起月季,却是一点不乱。
丁从杰从那山旮旯见到大月季树以后,问过柴云宽两次,“花田”两个字到底是怎么来的?柴云宽不再说他唱过的“薅草锣鼓歌”《花田错》,只说花田就是种花的农田,这块坝子有可能从前种过花。事实上,丁从杰和牛春枣也都这样讨论过,但还需要更多的意见来支持这个主张。两个人在网上搜“月季”,终于和四川同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搭上了线,立即带上一包泥土过去洽谈。对方也派人到花田坝上考察,进而研究回马古镇的人文资源和交通优势。来来去去调研过了,上上下下洽商过了,同画公司决定在花田沟及其相邻两个村投资建设“月季博览园”。项目分为三期,花田坝是一期,一通过评审就立即开工。
“我们花田沟,资源在沉睡。”丁从杰说,“同画公司看重那棵大月季树,表示会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可能引发‘一锄头挖个金娃娃’的思想出笼。明天开会,除了做项目建设动员,要提醒大家防止这个思想,特别强调严禁滥采滥挖。当然,‘坐地等花开’的想法,也该特别警示。”
牛春枣兴奋得快坐不住了,结果却又为雪着急起来。他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雪,当务之急是防灾,明天的会议要往后移一移。他对米香兰说:“今天晚上,你们那老屋里要安排住两家人。山上搬下来的那五家人,还有两家新房没有盖起来,住在窝棚里……”
“没问题。”米香兰说,“床,火,都没问题。”
丁从杰和牛春枣立即动身,先分头到几个留守老人家里去。滕娜立即打电话回去,因突降大雪,全馆人员明天全部不休周末,到花田沟村展开慰问活动。柴云宽也忽然从大雪里消失了。
“放心。”米香兰对滕娜说,“他一定去雪中看花了。他已经说了,要跟牛春锁学嫁接呢。”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新修的山间乡村道路和新建的红瓦房写起,烘托并渲染了小说的喜庆氛围,凸显了小说关注扶贫脱贫的主题。
B.柴云宽为人住新房而占卦,赋诗《红瓦》抒发情感,小说结尾又要跟牛春锁学嫁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性格的复杂和多变。
C.牛春锁的大月季树在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丁从杰和牛春枣正是由此想到种植月季的可能性,进而与科技公司制订了共赢的计划。
D.小说以“花田”为题,既契合花田沟村的地名和“薅草锣鼓歌”《花田错》的歌名,更暗示了山村种植月季之后的美妙前景。
【小题2】小说画线句子“雪花已经大乱”,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赏析。
【小题3】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较多,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请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03 11:0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二)
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这时候,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在散步。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
她走上前去。“你好,珍妮。”
那一个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她非常惊讶。她磕磕巴巴地说: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没有错。我是玛蒂尔德·路瓦栽。”
她的朋友叫了一声:
“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是的,多年不见面了,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而且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这是怎么讲的?”
“你一定记得你借给我的那挂项链吧,我戴了去参加教育部夜会的那挂。”
“记得。怎么样呢?”
“怎么样?我把它丢了。”
“哪儿的话!你已经还给我了。”
“我还给你的是另一挂,跟你那挂完全相同。你瞧,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
佛来思节夫人停下脚步,说:
“你是说你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我吗?”
“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
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小题1】对选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偶遇佛来思节夫人,玛蒂尔德勇敢地上前相认,是因为她要满怀信心地找佛来思节夫人清算使自己十年艰辛的旧账。
B.“十年”后的玛蒂尔德,已经由一个美丽动人、活泼高雅、富于幻想的姑娘,变成了顾不上梳妆打扮,粗壮耐劳、高声大气的妇人。这些变化使得她的昔日女友都认不出她来了。
C.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一句中“可怜”一词,表现了佛来思节夫人对玛蒂尔德的极端嘲讽。
D.听了玛蒂尔德十年艰辛赔项链的叙述,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这句话表达了佛来思节夫人对自己无意之中得到一挂真项链后的欣喜与感激之情。
【小题2】对佛来思节夫人说了“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之后,为什么玛蒂尔德会带着天真得意的神情笑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年的艰苦生活结束,终于还清了债务,她心里感觉轻松极了。
B.十年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变得吃苦耐劳,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C.偿债的艰辛终于使她明白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是自己不幸的原因。
D.赔偿的项链没有被佛来思节夫人认出,她维护了自己的信用和尊严。
【小题3】文章在结尾处才说出项链原来是赝品,“出乎意料”;但在情节安排上是合情合理的,“情理之中”。这是因为作者早已埋下伏笔,做出暗示。请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爽快答应。如果项链是真的 ,她就可能不愿借出 ,即使碍于情面不得已而借出 ,也理应嘱咐妥善保管,这是蛛丝马迹之一。
B.玛蒂尔德在皇宫街一家铺子里,看见一挂钻石项链,恰好跟他们找的那一挂项链一样,标价四万法郎,说明原来那挂是假的。
C.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然“没有打开盒子看”,这说明那挂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首饰。
D.当玛蒂尔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以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项链是假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雨夜

乔土

夜里十一点钟,老谢的三人小组准时到达了老槐树街。意外的是,老槐树下的那所房子里,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小赵将头探出车窗,好奇地盯着眼前的房子说。

小李往窗外看了一会儿,说像是举行婚礼。”

小李说不会是那小子吧?我下去看看。”

老谢说不用看了,老槐树街5号东,错不了。”

老谢说倒车倒车,把车倒钧去,离这远一点。”

小李不解,问谢组,这是怎么说啊?”

老谢咧了一下嘴,说别坏了人的兴致,缓一下他也跑不了。”

小赵满心不情愿,但还是重新启动了车,把车子倒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在这里,既可以看到那所房子,又不会被人注意。小李看看老谢,老谢明白他的意思,“别急,先等等,等他把事情办完再说。”

小李和小赵就都不说什么了,三个人里,小李来得最晚,小赵次之,老谢是他们的师傅,也是这次行动的组长,自然,由老谢说了算。三人坐在车里,小李兴致勃勃地趴在车窗上往外看,那所房子里灯火辉煌,过了一会儿,有客人走出来,新郎和新娘出来相送,灯影下,新郎衣装笔挺,英俊潇洒,新娘子则一身红裙,面容姣好,小李不由得愤愤地骂道:“妈的,一朵鲜花插在粪上!”

小赵笑着说:“看你这愤世嫉俗的样子,是不是又黄了?”

老谢也笑了一下。小李将头缩回,将身子靠到座位上,倒不隐瞒:“她家里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妈说了,好人干了我们这行也会变坏,死活不同意。”

小赵幸灾乐祸地笑着,老谢则同情地看了看小李。又一群客人出来了,新郎新娘也跟着送了出来,这是最后一批客人了,房门终于关上了,喧哗也归于平静,三人一下子感到了夜的寂静。

不知什么时间,天下起雨来。两个年轻人的兴致顿减,哈欠连天。老谢说你俩先睡吧,我盯着就行。但两个年轻人是第一次出任务,不想给师傅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小赵像劲搓了几下脸说头,讲个故事吧。

“讲讲你和嫂子的事情吧。”小李嬉笑着说

老谢笑了笑,也就说了:“我和她也就那么回事,起初她不同意,因为她老爸,后来她老爸去世了,她就嫁给了我。”

小李咬牙切齿:“这群老东西都一个脑筋。”

老谢知道小李骂的是谁,说我跟你的可不一样,我这是她爸同意她不同意,她爸不在了她才嫁给了我。”

小赵和小李一下子来了兴趣。老谢说我刚参加工作时,跟的是僉所长,黄所长有个女儿,人长得漂亮,黄所长一直想让我们俩谈朋友,可他女儿却死活不同意,说当警察的顾不了家,她爸就是个例子。后来,有一次我和黄所长去执行任务,我们按计划分头蹲点守候在街道两头。半夜时分,一个男人搀着一个手妇着急地出现在我的车前,那个孚妇快要生了,表情痛苦地哭天叫地,而街上一辆车子也没有。男人看见我的车,就像看见了救命稻草,扑过来久在我的车前哀求我送他们去医院。我不答应他就跪在我的车前拼命地磕头,破得砰砰响,而他的女人则在一边撕心裂肺地叫唤,让人心里实在不忍。我下车看看远处的街道,没有一个人,我就把女人扶进车里,男人也从地上爬起来钻进车内,我加大油门,以最快的速度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当我返回现场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嫌犯抓住了,黄所长却身中两刀被送进了医院。在第一人民慼院的急救室外,我又看到了那对夫妇,他们的怀里已经多了一个胖宝宝,他们向我致谢,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

“黄所长去世前,我被批准进入手术室见他最后一面,老所长静静地躺在床上,他的女儿坐在他的床前。老所长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他只是看着我,连眼睛都没眨,他的女儿走过来,和我站在了一起,他仍然没有一点表情,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心里恨我。

“后来,我结婚了,妻子就是黄所长的女儿。对黄所长的牺牲,我很是自责,他的死我有直接责任,如果我不离开现场,他就不会被嫌犯剌中,而妻子却说我做得不错,面对那个孕妇,是人就不能置之不理。而这,正是她决定嫁给我的理由。”

车里陷入了沉寂之中,车外的雨声却更大了。老槐树街五号东的窗户上,原本红彤彤的灯光突然熄灭了,夜似乎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小李和小赵在黑暗里看了看老谢,他们没有看清老谢的表情,只看见一个暗红的烟头上升起一缕淡淡的烟雾。烟雾从车窗的缝隙中贼一样溜走了,寒意却随之窜进车内,两个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拥了拥身上的衣服,陷在了车座里。

雨不紧不慢地下着,仿佛永不会停止。老谢又拿出一支烟,但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他扭头看看车里的两个年轻人,叉把手中的烟放了回去。滴滴答答的雨水声就像一支催眠曲,让车内困意顿起,而老谢却睡意全无,他盯着远处的老槐树街5号东,那里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老谢却一直盯着,不敢有半点马虎。

在所里,老谢只是一个普通的警员,他不是所长,也不是副所长,他曾有过两次升迁的机会,但都被他自己放弃了。他不想离开这里,他觉得自己应该就是属于这里的。他的工作总是多得没完没了,这表他喜欢的状态,他需要用不间断地工作来冲淡心中的惶恐。偶尔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老所长,他不知道老所长会不会怨恨他。虽然妻子在世时说过,他做得不错,但多少年来,老谢一直说不清自己做得到底对还是不对。

(摘于《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2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槐树街五号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它是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既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又有利于表现老谢人物形象。
B.本文擅长用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个性特点。如小李“一朵鲜花插在粪上”的话,就突出地表现了他直率鲁莽的特点。
C.小说中设置了小赵小李等次要人物,其作用是丰富警察群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构思巧妙。在犯罪嫌疑人结婚的晚上,警察们在雨夜中蹲守监视。借交谈戏虐的机会作者描述了警察群体在婚恋上的苦与乐。
【小题2】“车里陷人了沉寂之中,车外的雨声却更大了”,请结合作品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和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警察老谢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到了棋场,竟有数千人围住,土扬在半空,许久落不下来。人是越来越多。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王一生坐在场当中一个靠背椅上,把手放在两条腿上,眼睛虚望着,一头一脸都是土,像是被传讯的歹人。我不禁笑起来,过去给他拍一拍土。他按住我的手,我觉出他有些抖。王一生低低地说:“事情闹大了。你们几个朋友看好,一有动静,一起跑。”我说: “不会。只要你赢了。什么都好办。争口气。怎么样?有把握吗?九个人哪!头三名都在这里!”王一生沉吟了一下.说:“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参加过比赛的人的棋路我都看了,就不知道其他六个人会不会冒出冤家。书包你拿着,不管怎么样,书包不能丢。书包里有……”王一生看了看我,“我妈的无字棋。”他的瘦脸上又干又脏,鼻沟也黑了,头发立着,喉咙一动一动的,两眼黑得吓人。我知道他拼了,心里有些酸,只说: “保重!”就离了他。他一个人空空地在场中央,谁也不看,静静的像一块铁。
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只有自愿服务的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地用话传出棋步,外边儿自愿服务的人就变动着棋子儿。太阳斜斜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
我忽然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我不由伸手到王一生书包里去掏摸,捏到一个小布包儿,拽出来一看,是个旧蓝斜纹布的小口袋,上面绣了一只蝙蝠,布的四边儿都用线做了圈口,针脚很是细密。取出一个棋子,确实很小,在太阳底下竟是半透明的,像是一只眼睛,正柔和地瞧着。我把它攥在手里。
太阳终于落下去,立即爽快了。人们仍在看着,但议论起来。里边儿传出一句王一生的棋步,外面的人就嚷动一下。专有几个人骑车为在家的冠军传送着棋步。这时有两个人从各自的棋盘前站起来,朝着王一生鞠躬,说:“甘拜下风。”就捏着手出去了。王一生点点头儿,看了他们的位置一眼。
王一生的姿式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节许久才动一下。我忽然担心起王一生的身体来。我找了点儿凉水来,悄悄走近他,在他跟前一挡,他抖了一下,眼睛刀子似的看了我一下,一会儿才认出是我,就干干地笑了一下。我指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忽然人群乱起来,纷纷闪开。只见一老者,精光头皮,由旁人搀着,慢慢走出来,嘴嚼动着,上上下下看着八张定局残子。众人纷纷传着,这就是本届地区冠军,是这个山区的一个世家后人,这次“出山”玩玩儿棋,不想就多了头把交椅,评了这次比赛的大势,直叹棋道不兴。老者看完了棋,轻轻抻一抻衣衫,跺一跺土,昂了头,由人搀进棋场。
王一生孤身一人做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半晌,老者咳嗽一下,底气很足,十分洪亮,在屋里荡来荡去。王一生忽然目光短了,发觉了众人,轻轻地挣了一下,却动不了。老者推开搀的人,向前迈了几步,立定,朗声叫道: “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亲赴沙场。命人传棋,实出无奢。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老朽这盘棋下到这里。权做赏玩,不知你可愿意平手言和,给老朽一点面子?”王一生再挣了一下,仍起不来。我和脚卵急忙过去,托住他的腋下,提他起来。他的腿仍是坐着的样子,直不了,半空悬着。半晌,王一生的身子软下来,靠在我们手上,喉咙嘶嘶地响看,慢慢把嘴张开,叉合上,再张开,“啊啊”着。很久,才呜呜地说:“和了吧。”
人渐渐散了,王一生还有一些木。我忽然觉出左手还攥着那个棋子,就张了手给王一生看。王一生呆呆地盯着,似乎不认得,可喉咙里就有了响声,猛然“哇”地一声儿吐出一些粘液,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大家都有些酸,扫了地下,打来水,劝了。王一生哭过,滞气调理过来,有了精神,就一起吃饭。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王一生已经睡死。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肩着柴禾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固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王一生车轮大战结束后,呜呜地说:“妈,儿今天……妈——“,是因为觉得没有战胜冠军,辜负了妈妈的期望,有些羞愧。
B.无字棋在文中三次出现,是王一生母子间情感的载体,体现母亲对王一生的理解与关爱,王一生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也是王一生下棋力量的。
C.冠军老者对王一生的棋艺十分钦佩,但是不想在一个后辈小子面前折了面子,故而提出和棋的要求。
D.“铁铸一个细树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王一生下棋时的冷静和专注。
E.小说反映了在那个混乱迷茫的时代,年青人对待苦难的态度以及特有的精神追求。语言质朴平易而意义高深。
【小题2】小说多次描写了王一生的眼睛,试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中眼神的内涵。
【小题3】小说在刻画王一生这个形象时,展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4】棋虽小道,境界高处,实与人生吻合。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修软垫椅的女人
(法)莫泊桑
三个月以前,我被叫到这个临终的老婆子的床边。本堂神父已经先到了。她请我们俩做她的遗嘱执行人。为了让我们真正理解她的遗嘱,她把她的一生都讲给我们听。
她的父母都是修理软垫椅子的。她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从小她就到处流浪,穿得又破又烂。他们到一个村子,就在村口路沟边停住,她的父亲和母亲在路边的榆树底下修理从当地收来的旧椅子。孩子们常常朝她扔石头。有些太太给她几个苏,她仔细地收藏着。
在她11岁时,有一天,她路过此地,在公墓后面遇见小舒盖,一个同学抢了他两个小铜子儿,他正在那里啼哭。在她的心里,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应该是一个永远心满意足、快快活活的,他居然流了眼泪,这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心。她走过去,知道他为什么难过以后,就把自己的全部积蓄,七个苏,都倒在他手上。他擦着眼泪,老老实实地把钱收下。她当时高兴得发了狂,大着胆子吻了他一下。他只顾看着手上的钱。她看到自己没有遭到拒绝,就紧紧搂住他,热情地吻过以后就逃走了。
她爱上了这个男孩。是因为把自己流浪所得的全部财产献给他了呢,还是因为把第一个温柔的吻送给了他?这在孩子和成人身上,同样都是一个谜。
有好几个月,她一直想念公墓里的这个角落,想念这个孩子。她怀着再和他见面的希望,在修理椅子或者买食物的时候向父亲报虚账,这儿赚一个苏,那儿赚一个苏。
她再次来到这儿,口袋里已经有了两个法郎,可是她只能隔着他父亲的药房的玻璃窗,张望一下这个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小老板。然而,这使她更加爱他了。
她心里保留着无法磨灭的回忆。第二年,她在学校后面遇到了他。她一下扑到他身上,搂住他拼命地吻,吓得他哇哇乱叫。为了让他安静下来,她给他钱:三法朝二十生丁,这真算得上一笔财产了。他收下钱,任凭她尽情地抚爱他。
四年里面,她把一笔笔积蓄都倒在他的手里。他心安理得地把钱放进口袋,因为这是他同意接吻的代价。
她除了他,别的什么也不想。后来,他不见了,他被送到中学去念书。于是她采取了无数巧妙的手段,好让父母在假期里路过这儿。她已经有两年没能见到他,差点认不出他来了,他变得那么多,个子长高了,相貌漂亮了,穿着他那件金扣子的学生装显得十分神气。他假装没有瞧见她,高傲地从她身边走过。
她哭了两天,从此以后,她忍受着永无尽期的痛苦。每一年她都要回来,从他面前走过,却不敢招呼他:他呢,甚至不屑看她一眼。她的父母去世了,她继续干着父母的行业。
有一天,她回到她念念不忘的这个村子,看见一个年轻女人挽着她心上人的胳膊,从舒盖药房出来。那是他的妻子,他已经结了婚。
当天晚上,她跳进了村广场上的那片池塘,一个深夜走过的醉汉把她救起来,送到药房。小舒盖穿着长睡衣,下楼来为她医治。他装着不认识,替她脱掉衣装进行按摩,然后厉声对她说:“你疯了!不应该傻到这个地步!”这就足以把她治好了。他跟她说话啦!有好长一段时间,她觉得很幸福。
她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她一边修椅子,一边想着舒盖。
她在今年春上死了。她把自己的这段伤心史从头至尾讲给我听了以后,要求我把她一生的积蓄全部交给她死心塌地爱着的那个人。因为,照她自己的说法,她工作就是为了他。她交给我两千三百二十七法郎。
第二天,我到舒盖家里去,激动地说明来意。舒盖刚听我说到这个到处流浪的女人,这个修软垫椅的女人,这个跑码头的女工爱他,就气得跳了起来,那副神气看上去倒好像是她偷走了他的好名声,上等人的尊严,他个人的荣誉,对他说来比生命还要宝贵的东西。他的妻子也跟他一样气愤,接着说:“这个臭要饭的!这个臭要饭的!……”似乎找不到别的话好说了。
他站起来,走来走去,嘟哝着说:“大夫,您了解这件事的意义吗?这件事情实在太可怕了!怎么办呢?啊!我要是在她活着的时候知道,一定叫警察把她抓起来,扔进监狱里。我可以向您担保,她一辈子也出不来!”
我楞住了,没想到自己一片好心却落了这么个结果,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可是受人之托,总得终人之事呀。于是我又说:“她托我把她的积蓄交给您,总共是两千三百法郎。既然我刚才说的话好像使您很不愉快,也许最好还是把这笔钱舍给穷人吧。”
他们夫妻俩大吃一惊,呆呆地望着我。我从口袋里掏出钱,这笔可怜巴巴的钱,有各个国家的,有各种花纹的,有金的,也有铜的,混杂在一起。我又问:“你们怎么决定?”
舒盖太太先开口了:“既然是这个女人的最后愿望……我看,我们也很难拒绝了。”
她的丈夫有点难为情地说:“我们总可以拿这个钱替我们的孩子们买点东西。”
我冷冷地说:“随你们的便。”我放下钱,行过礼就走了。舒盖朝我伸过手来,我只好握了握。有什么办法呢?在乡下,当医生的总不能跟药房老板作对呀。
他用那笔钱买了五股铁路股票。
我一生中见到的最动人的爱情,就是这一桩。
(据郝运译文删改)
(注)①苏:法国旧货币单位,一法郎等于二十苏。②生丁:法国旧货币单位,一法郎等于一百生丁。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软垫椅的女人把全部积蓄送给舒盖,为的是让舒盖能够因这笔钱而想到自己,她觉得能在对方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就满足了。
B.舒盖听说修软垫椅的女人爱着自己,愤怒地声称要把她扔进监狱,是因为舒盖害怕她说出自己年少时为了钱与她保持亲密关系的不堪往事。
C.小说通过语言、行为、神态描写,塑造了舒盖这个虚伪冷酷、薄情寡义的男性形象。
D.小说讲述了一段与金钱有关的爱情故事,反映了19世纪末期法国社会金钱观念和等级意识对爱情和人性的腐蚀。
【小题2】修软垫椅的女人有何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我”的视角讲述故事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