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是我国某地农业种植方式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传统种植方式
小麦
玉米
休耕
西瓜
小麦
现代种植方式
休耕
小拱棚西瓜
玉米
小麦
玉米
休耕
【小题1】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田农业
B.牧场畜牧业
C.旱作农业
D.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小题2】该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0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下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湖北
B.吉林
C.山东
D.江苏
【小题2】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
同类题2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B.南方农业生产潜力大主要是由于纬度低,热量充足
C.相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相同的
D.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小,主要是由于海拔高,降水少
【小题2】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以提高农业生产潜力
B.建设绿色商品粮生产基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C.加大湿地开发利用,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
D.建设成为我国主要的林业生产基地
同类题3
甲、乙两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区域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分别是( )
A.甲——油气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B.甲——降水丰富,河流水位变化较小
C.乙——纬度较高,冻土分布面积较广
D.乙——轻工业发达,产品出口量较大
【小题2】甲、乙两区域农业熟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不同
B.热量差异较大
C.雨热不同期
D.地形差异显著
【小题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用地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得益于( )
A.种植经验丰富
B.开发较早
C.地广人稀
D.农业科技发达
同类题4
东北地区北部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冬小麦、棉花
B.春小麦、水稻
C.玉米、高粱
D.春小麦、大豆
同类题5
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f两大区域大致以_____为界,
(2)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为_____,不利之处为_____
(3)制约f区域农业的生产发展的主要的自然因素是_____
(4)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_____为主,c地以_____为主,f地以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
(5)不同区域粮食作物也有所不同。b地以_____为主,c地以_____为主,d地以_____为主,g地以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中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