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理的白族民居很有特色,图甲示意该地白族民居中“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中心是天井,恰好形成一个四合院。图乙为民居外观。
大野口流域位于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西水林区,流域内海拔为2400-4000m,垂直差异明显。该流域年平均气温为5.4°C,年平均降水量为,300-500mm,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488mm,林地土壤年蒸发量占其降水童的54.16%,而草地占98.02%。土壤蒸发深受当地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风等)、土壤状况(孔隙度、土壤热量、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下图为大野口流城海拔2700m处林地和草地土壤蒸发量(2004-2006年平均值)的季节变化图。
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明代有《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近年来引进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优秀教师,不同地域的教师交流,让人感受多样的地域文化特色。四位教师在谈论自己家乡地域特征时说:
甲:我的家乡四季如春;
乙:我们那个屯在一望无垠的春小麦田中央;
丙:战国时期的一项水利工程让我家乡成为“天府之国”;
丁:我是在窑洞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