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创新时代的智慧学习
在传统学习方法下,无论一个人多么聪明,也学不完人类所有知识,图书馆再大也不可能装下人类文明积累的成果。“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短暂,学海无边,但大道至简。能否像电脑一样快速地从“不懂”到“懂”?能否借助互联网,用信息工厂使人脑更加有效地学习?能否集各方之大成、系统性解决问题?答案或可成为检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方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特别需要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可以针对任何问题,在信息工厂、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迅速组成有效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人、方法或工具。创业需要优化的、低成本或者零成本的高质量要素资源,创新需要灵感,是一个多变量、不确定的过程,需要在知识获取的方式和方法上的不断优化改进,并直接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实时解决,达成这些目标离不开智慧学习。
有人将智慧学习称为“学习的新革命”。相较传统的学习而言,智慧学习是从传统学习到“智慧+”的过程。它包括内部自我知识的识别定位,外部核心问题的识别定位,内外互动产生知识优化、进化,最后才是解决问题和收集意见反馈并进行改进。在此过程中,人的知识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同时问题得到持续优化解决。
智慧学习与传统学习不同,它是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对学习者而言,只要你具有娴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能,以及优化的学习方法,即可迅速掌握某个领域的最权威最前瞻的资讯信息,并科学地加以运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如果按照传统的研究生硕士博士的训练方法,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毕业,而且不能够保证他们可以获得国际上顶级机构或者专业领域的权威认同。
对于初学者而言,智慧学习是这样的感觉:我可以不懂,但不表明我的团队不懂;我可以没有导师,但不表明我的团队没有导师;我可以在一个角落里,但我却能拥有世界;我可以没有有形市场,但我的产品和服务却可以无处不及;我可以是现实的,是历史的;是国内的,是国际的;不要以为我初生牛犊,其实我站在巨人肩上。所以,带着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审视与把握,提出智慧学习的概念和方法正当其时。
人类正在经历从知识爆炸时代向智慧爆发时代的演变,智慧学习正在快速崛起,传统学习的“排他性”正在被智慧学习的“协调性”取代,“智慧型创新人才”也正通过培训锻炼逐渐养成。智慧学习提出的解决方案一定要有建设性和实效性,近可经世致用,远则兼济天下。
智慧学习要有发展观点,提倡持续学习。它力求全面发展,学习上不能偏科,同时重视劳动技能、体育技能的学习,伦理道德素养、审美情趣等也要兼顾培养。当然,要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尊重自己的兴趣、特长,应该得到重点发展,要围绕中心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纵深发展,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献身精神,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王捷汤继强2015年05月04日)
【小题1】(小题1)下列有关“智慧学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慧学习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在信息工厂、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迅速组成有效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人、方法或工具。
B.智慧学习包括内部自我知识的识别定位,外部核心问题的识别定位,内外互动产生知识优化、进化,最后才是解决问题和收集意见反馈并进行改进。
C.智慧学习是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
D.智慧学习力求全面发展,学习上不能偏科,同时重视劳动技能、体育技能的学习,伦理道德素养、审美情趣等也要兼顾培养。
 
【小题2】(小题2)为什么有人将智慧学习称为“学习的新革命”?请概括说明。
【小题3】(小题3)创新时代,提倡智慧学习,对人类进步有何意义?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07 09:57: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然而,有的地方打着建设特色小镇的旗号,继续走跑马圈地、搞房地产开发、搞产业园区建设的老路。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相悖,不仅不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反而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要素配置扭曲。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二:

表格一 2017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指数7月排行榜最新出炉


(资料于浙江特色小镇官网)

表格二 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区域分布一览

(注)从小镇目前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华东地区多达78个。西南区域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小镇多达47个,其中,基于旅游发展型的占大多数。

(资料于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很多国家,政府还通过规划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位于纳帕谷,整个山谷除了酒庄和八个小村落外都种满了葡萄。为避免同质化竞争,纳帕郡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对八个小镇提出了“葡萄酒本身、葡萄酒+体育运动、葡萄酒+商业艺术、葡萄酒+休闲养生”四个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的乡村休闲文旅小镇集群。

国外历史悠久的特色小镇在形成初期大多以工业生产制造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理念、拓展产业链,产业结构逐渐由制造业向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实现了三次产业间的联动融合发展。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特色小镇的“内核”。许多国家的特色小镇不仅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而且有独特的历史底蕴,更不存在“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瑞士小镇坚持“生态优先”的“嵌入式开发”原则,在保留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几代人用几百年时间打造一个特色小镇,让环保、绿色、舒适成为了小镇标准。各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加以保护,并在小镇规划和建设中保护性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特色小镇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制订城市规划过程中不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布局,而是在原有城镇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通过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B.建设特色小镇,除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新型的小城镇发展之路。
C.我国特色小镇分布并不均衡,这和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可喜的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存在同质化现象。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小题2】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当前建设特色小镇的伟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走弯路的现象。
B.从材料二中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指数排名情况看,旅游资源在特色小镇排名中并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材料三则从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角度指出了借鉴的方向。
D.材料三中表明,只要对“产业生态位”的准确把握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小题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哪些经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其拳理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医学,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故能以术载道、以术传道。
高国忠教授的《太极拳文化与健身》一书阐释了太极拳文化及其产生与发展,辨析考证了太极拳文化与《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中国传统哲学、医学经典的渊源关系,归纳总结了太极拳的健身理念和健身价值,研究探讨了太极拳健身医理、健身要领以及具体拳式的健身功效,尤其在防治冶老年性疾病、改善亚健康状态、调整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作用。
该书作者不仅关注了太极拳的健身医理、要领和功效,还深入挖掘其哲学意涵。太极拳技击诠释了老子“道法自然”专气致柔”“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其阴阳、虛实、动静、刚柔之理,源于易学“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思想;其“中正安舒”的要领,符合《周易》阐释学“中道当位”之理;其放松入静,物我两忘,乃有庄子“隐机”“坐忘”之意。太极拳在发展中还融合吸收了程朱理学的天理太极论、道家内丹炼气养生论等思想。在健身养生方面,太极拳内外兼修、呼吸吐纳等运动形式,源于《黄帝内经》的健身养生思想,人们沉浸于太极拳意念引导动作、呼吸配合动作、动静开合、吐纳导引,能够促进经络气血的畅通与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能够使人的运动、呼吸、循环、消化等各系统得到充分锻炼,促进微循环,养护神经,尤其是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能够有效地排解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健脑益智,愉悦精神。
太极拳文化包括太极拳套路、拳理、技击与健身理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和重要的文化与社会价值。该书认为,太极拳文化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对西方启蒙哲学主客二分思维的超越,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击理念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内化于行可以化解许多人际之间的刚性冲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太极拳的武术性质有助于培养人们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其“中正安舒、后发制人”的拳理,契合了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品格与民族精神。
太极拳运动深受现代人欢迎,目前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有3亿之众。弘扬太极拳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健康,树立和谐、绿色、环保的社会理念,濡养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该书的出版,对于太极拳乃至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大众健身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王余丁《拳虽小技,大道存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极拳是中国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着哲理,与中国传统医学有着内在联系。
B.太极拳的招式拳理背后有着深远的哲学意涵,其技击中的以柔克刚、避实就虚源于古代的老庄哲学。
C.太极拳运动通过促进“内啡肽”等激素分泌来调节内分泌系统,帮助人们排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D.目前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已高达三亿之众,太极拳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论述了太极拳技击拳理等背后的丰富哲学意涵,也分析了太极拳能够健身养生的机理。
B.第四段论述了太极拳文化对化解人际冲突,培育个人品性,涵养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C.文章肯定了太极拳的健身功效,但更多的笔墨则用于探讨太极拳背后的文化价值,见解深刻。
D.文章采用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分总式结构,给予《太极拳文化与健身》一书以很高的评价。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术载道、以术传道,中国武术太极拳可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如能长期习练太极拳,不仅可强身健体、祛除病痛,也能够健脑益智、愉悦精神、濡养性情。
C.太极拳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优于西方启蒙哲学主客二分思维,有益于生态文明。
D.推广弘扬太极拳运动文化,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数据研发,如今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麦肯锡公司的相关报告指出,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键基础:“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也被列入了未来影响人类发展的23项技术变革之一。然而,对大数据发展的“负面性”,近年来不乏反思的声音。

英国《卫报》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就已经变成了可被出售的产品。在反映人被科技操纵的英国电视刷《黑镜》中,有一集讲的是根据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评分,来预测一个人是否靠谱、是否有资格租房、坐飞机。评分高受人尊重,评分低则被轻视。大数据所延展出来的种种特性,令它多少显得有些技术性的“冷酷”。

人们害怕大数据的发展,会使自己在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这样的担心不能说是多余的。据欧盟统计,目前90%的工作都需要人们具备某种数字技能,而65%的欧盟新入学儿童长大后将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不过这一尚处于青年时期的“新技术”是复杂的多面体,因此观察也需要更丰富、多元的角度。

事实上,没有大数据时的人类社会,组成历史进程的每一个个体是极易“消逝”的。竹简、纸张被毁,一段历史也许就此被遗忘。影像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而现在,当个体数据被一一抓取、储存、上传、记录,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就此定格为历史进程中的永恒坐标。

每5名中国网民就有一人追赶过“韩流”;《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美食类商品的购买高峰从白天变到夜晚……此前电商企业推出的“淘宝时光机”,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十年来用户的消费状况。诚如网友所言,“大数据骨子里是有温情的”。历史的发展潮流沉淀而来的大数据,同时又在精确地记录和塑造着历史,填补着个人记忆和情感消逝的遗憾。这或许可以说明,看似冰冷的数字,一旦和生活相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

“一个世纪前,最有价值的商品是石油,今天则是数据。”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预测,2018年将在技术领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不再仅仅是纯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管理与实践。科技发展的初心是造福于人,摸清大数据的“脾气”“习性”,有效推动其和实体经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我们才有可能畅享数字红利。

(摘编自201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其发展势头仍锐不可当。
B.大数据容易泄露个人隐私,又容易被当成产品买卖,所以让人们心生恐惧。
C.用大数据帮助人们记录一些重要信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持久和温情。
D.对大数据产品价值的认知角度、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我们对其温度的感受。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电视剧剧情作为论据,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的运用有不近人情的冷酷性。
B.文章从价值和隐忧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C.文章谈大数据的角度很独特,立足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大数据产生的心理反应。
D.对于大数据,文章先交代其发端和发展,然后分析其冷暖两面,最后倡导其有效运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本身是复杂而多元的,人们不必因害怕而拒绝它,应该多加以观察和反思。
B.如果能不断反思大数据的发展,就能使该技术在未来的管理与实践中造福于人。
C.大数据有时是冰冷的数字,有时是温暖的记忆,未来会是最有价值的商品。
D.我们既可以利用大数据留住历史的印记,又可以借助它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连续两年的春夏之交,一部关于五个都市女孩情感故事的电视剧《欢乐颂》博足了“我们”的眼球。不知不觉,忙碌的人们竟然能够耐着性子看着五个女孩“腻腻歪歪”地谈了一场又一场恋爱。我们究竟为了什么喜欢“欢乐颂”?
②就《欢乐颂》的题材与叙事结构而言,可以说毫无新意。但它包含着以下两点颇有意味的创新之处:
③首先,主角的多元化、类型化。它打破了一部电视剧里只有一个女主角的架构方式,而是一次性的提供了四个固定的类型化主角:男人婆-安迪,万人迷-曲筱绡、结婚狂-樊胜美、邱莹莹,天真女-关雎尔、邱莹莹。这四种女主角类型近乎诠释了当代都市女性的所有类型,颇为经典。
④其次,多线并进、蒙太奇拼接讲述“平凡故事”。电视剧的叙事一般崇尚在平铺直叙当中见到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单一主角的故事因此多以时间延续为线索而展开,矛盾冲突也要求比较激烈。然而多主角的多线并进使得故事场景转换灵活、不沉闷,同一时间内蒙太奇的拼接,让多条线索有了平行发展与交汇的可能,因此是否需要激烈的矛盾冲突作为推进故事展开,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⑤《欢乐颂》正是近20年之后《欲望都市》的最新版本。时间与空间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讲述故事的类型与套路,因此其“喜闻乐见”之程度也并未弱化。“我们”,一群大都市中磨盘滚打的人们,是一群即将经历、正在经历抑或已经经历了《欢乐颂》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的人们。尽管《欢乐颂》制作精良,五个女主角美艳灵动,服饰也并非那么亲民,但它仍然有其“接地气”的那个面向。
⑥整个故事线索是在五个女孩对于不同问题的讨论中被展开。对话与其说是推动情节的进展,不如说是为了表达不同的理论态度。尽管在《欢乐颂2》中,出现了某些游离于日常生活之外的情节设计。然而由于这些“事件”的展开之间伴随着闺蜜间对于这些问题的私聊、劝慰、讨论与争执,让这些日常生活的“出离”有了一个个平稳的衔接和跨越,或多或少地弥合了这部续集中那些不太接地气的种种情节设计。
⑦当然很多时候,人们也并不因为喜欢故事本身而继续观看,连续剧收视率的居高不下并不一定依赖情节的设定,更需要不断涌现出新的话题来支撑:除了《欢乐颂》不断展开的社会问题以及人物命运之外,其置入性广告的方式,五美(五位美女)所带来的流行元素的变化都成为可能的增长点。正是这些所有的综合因素让我们今天有了诸多理由,将为数不多的休闲时间让渡给这部题材并不新鲜的《欢乐颂》。
(选自2017-06-07 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夏莹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小题1】下列对电视剧《欢乐颂》的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忽视题材与叙事结构,重视人物形象塑造。
B.四个固定的类型化女主角近乎诠释了当代都市知识女性的所有类型。
C.蒙太奇的拼接,让多条线索平等发展与交汇,激烈的矛盾冲突不那么重要。
D.存在情节设计不接地气等瑕疵,但话题众多、流行元素丰富,依然吸引人观看。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作比较的手法,从两个方面谈《欢乐颂》的创新之处。
B.文章以《欲望都市》来印证角色和表现手法:只有“接地气”,并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欢乐颂》的独到之处,并在文中提出“人们仍然愿意被套路折服”的审美观点。
D.这篇剧评,先交代背景,接着从多个角度逐层分析,最后总结《欢乐颂》成功的原因。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电视剧可以借鉴《欢乐颂》,不再以构筑复杂矛盾为主体,而是展现更多的现实生活。
B.评价一部电视剧作品成功与否有很多标准,不一定非要“从一滴水中看到太阳的光亮”。
C.当今电视剧多,但精品少,主要原因是没能处理好商业广告和影视作品的关系。
D.成功的电视剧所勾勒的不同生活态度近乎可以触动我们的心灵中隐蔽的部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乐园
师陀
①乡下人一年到头娱乐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们乡下是如此:端午不喝雄黄酒,仲秋不赏月,除却上坟照例烧化纸钱外,大抵与平日无异。只有上元节,孩子们得到一只花纸糊的灯笼已喜出望外,间或有人肯破费买两筒小号“花子”放放,简直要动员全村上下了。这村子小而穷,从不曾有大事件值得记述;它一年到头都被宁静的空气包围着,只好用寂寞去形容。
②然而孩子们正也和别处的毫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到身上,让时光白白逝去。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世界,那就是禾场。每当秋后,场上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月亮照着光光坦坦的场面,晚饭后就热闹起来了。此刻,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禾场一被孩子们占领,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了。他们也会翻出许多花样。其中有一种叫做“老鳖晒盖”,是要四个人前后左右四角站正,一个人上去,脚蹬住后两人的肩膀,手抓住前两人的肩膀,一气向前跑去的,有些类似叠罗汉。还有多种是摆起阵势,双方一问一答,然后以力量的盛衰决胜负的。这些游戏大都非常幼稚、简单,可是孩子们是真心地在玩,确给岑寂的乡村添上一抹生气。
③自然,孩子们之所以玩耍,并非为点缀村坊冷落的门面,他们还没学会遮掩丑恶,他们只知道娱乐。乡野的各种玩法究竟有多大价值,我不曾作过估计,但和学校里规定的一比,也不逊色。即便这野蛮的玩法也要失去,岂不是大可哀哉?
④我失去乐园是因为父亲送我进学校,随后他故去了,我也到了成年,便不得不按一般成年人那样去生活,所以是极其平常的。倘若仍跑到那叫做乐园的禾场上,参进那小小的队伍中去,纵然是月下的夜间,恐怕也要引起不平常的反响的吧。我已经不是孩子。有时坐下来好久,明明对着纸壁,却看见一群孩子在捉捕,在逃避,在吵闹,而且连唿哨也听见了。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哀伤便一一来了。
⑤前年偶尔因着变故回到家里,第一个想起的便是禾场上的乐园。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天气还不很冷,一地好月光,连树木也都照得像童话中才应有的;想来场上一定大热闹,该藉以温一温旧梦。可是禾场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连吵闹声、唿哨声像一起被冷然的月光扫去了个干净。街上呢,也看不见有人似的东西活动。
⑥那些“无有家教”的孩子呢?当然不会绝种的,那么有事情?也不至于都这般凑巧。然而第二天事情却弄明白了。在土谷庙前,我看见一个孩子,十一二岁光景,瘦小身量,面容枯槁。他昂首眺望着原野,正悠然地吸着烟。虽然他并不留神四近,然而任谁也会感动的吧:模样是那样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⑦暴力起初仅及于大人,孩子还只间接受到影响,渐渐的连大人也不够填满那贪婪的肠胃时,这恶毒的网也就捕罗起孩子。本来还只是该嬉戏的孩童,已被残害去天真,被轧去一切快乐,逼着不得不负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和忧愁。我们的“天才”呢?哪里去了!
⑧这话离我当孩时只不过八九年光景,似乎不算怎样长久,然而八九年间已有过这样一番大的变动,孩子们就连那样不大高明的乐园也一并失去了。现在又是将近三年,孩子们怎样了呢,谁知道?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乡下人的生活状况,渲染了冷寂的氛围,暗示了社会环境,与下文孩子们在“乐园”的热闹形成对比,反衬了“乐园”的美好。
B.第④段写“我”失去乐园的原因,表达了人生的哀伤:失去亲人的哀痛,美好童年逐渐远去的悲伤,还有必须按照成人平常地生活的无奈。
C.文章线索清晰,扣住“乐园”展开,由农村禾场上的乐园写到“我”失去乐园,怀想乐园,再写到失去乐园后孩子们的惨状和作者的忧伤。
D.文章语言质朴,却善用细节表现思想,如文中写“老鳖晒盖” 游戏,就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童趣及玩乐的天性,也映衬了乡村的热闹。
【小题2】文章第②段 “毫无什么虚实变幻的禾场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