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写意油画的创作中,必须重视画家情感的表达,既包括我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同时也包含画面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质。油画所重视的是在实物描绘的基础上寄托画家的情感,这并不局限于描绘对象自身所具有的形态造型。画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体会描绘对象的美感,这种创作方式既会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会进一步诠释现代文化观念。在现代油画的创作中,写意油画已经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作品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画面语言,在有些看上去十分简单的画面中也会存在较多的细节处理。画面的表现从构图与颜色等方面都会采用各种技法,具有中西结合的韵味,不仅仅能够展现出画面具有的厚重感,同时也能够充分表达出我国传统的写意精神。

油画具有的表现形式主要指的是油画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画家更愿意表达个人的主观色彩,这是画家内心情感的流露,试图通过绘画来展现真实的自己,这并不是单凭分析与研究客观事物就能够实现的。油画的创作与其他绘画有所不同,呈现出的画面并不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再现,而是画家通过抒发与记录自己的感情,赋予了客观存在的事物更多的主观性因素,这样才能够形成更多比较优秀的作品。在写意油画的创作中,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叫作借物抒情,能够借助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油画中的客观事物与画家的内心情感进行深度的融合,能够发现西方艺术与中国文化存在的基本区别,这是具有一定精神内涵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家一直以来追求的最高境界。

油画造型的构造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画家更愿意在传统的绘画方式下融入西方的绘画技巧,同时也会在绘画中添加一些个人的生活经历,这样就能够形成比较独特的风格。画家在油画创作中的造型构造一般会与自身的修养和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不断地摸索,展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我国著名的画家林风眠在油画创作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中大部分都会有一些留白,这是目前比较常见和普遍的构图方式。林风眠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秋艳》,在这幅作品中,颜色的运用十分大胆,即使是比较简单的色彩,也能够展现出丰富的细节变化,体现出画面具有的层次感,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一定的厚重感。油画的创作即使是十分简单的,也需要深入研究画面的细节,这样才能够发现许多从表面上看不到的亮点,这也是它耐人寻味之处。

(摘自《美术学刊》2017第9期,马玲《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探析》,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写意油画创作中“画家情感的表达”不仅是指画家内心情感,而且包括我国传统审美精神、画面自身特质等。
B. 画家通过抒发与记录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更多的主观因素,就可以形成优秀的作品。
C. 油画造型的构造其实就是画面上景物的布局,比如林风眠的油画作品就特别注意留白技巧的运用。
D. 中国写意油画作品既采用传统的绘画方式,又融入了西方的绘画技巧,因此才具有了中西结合的韵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重点阐述了写意油画创作中不但要注重各种技法,还必须重视我国传统的审美精神的表达。
B. 文章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关于重视画家情感表达的话题,重点阐述了"借物抒情"这一油画创作中的常见表现形式。
C. 第三段运用林风眠油画作品《秋艳》色彩运用的例子,阐述了油画创作不可忽视细节,意在论证油画造型构造的重要性。
D. 文章分别从写意油画创作中的文化观念意识、表现形式意识和造型意识等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写意油画中的现代审美意识这一论题。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意油画要重视我国传统写意精神的表达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抛弃现代文化观念和来自西方的绘画技巧。
B. 油画创作中画家通过绘画展现自己,赋予了客观事物更多的主观性因素,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可见画中的实物是什么并不重要。
C. 现代画家愿意融入西方的绘画技巧,在绘画中添加一些个人的生活经历,充分展现了现代画家对审美价值的高度追求。
D. 在作品中融入现代审美意识、传统文化和绘画主体的情感与技巧,是中国写意油画作家们共同的审美追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6 05:05: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C.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小题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D.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
E. 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厚葬薄葬与有鬼无鬼

宋志坚

王充《论衡》中的《薄葬》篇,结合有鬼无鬼,专论厚葬薄葬,对于儒墨两家均有批评。墨家是信奉有鬼论的,王充批评墨家的就是这一点。他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因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厚葬才有意义。死人成为鬼之后因“厚葬”感受的是厚遇,由薄葬体验的是薄义。活人希冀先人福佑后人,又怕死神“成形害人”,就难免趋“厚”弃“薄”,财产多的不怕厚葬把自己搞穷,权势大的不怕人家来掘墓。即使财力不济,也要勉为其难。墨家的薄葬主张与有鬼论是相互矛盾的。倘若真的有鬼,听从墨家的薄葬主张“(不)丧物索用”怎么得了?王充认为:这种自相矛盾,是包括薄葬的主张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倡导厚葬的儒家不信鬼,“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一个范本,连鲁迅也称颂“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但儒家(包括孔子)的无鬼论不彻底。“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孔子非之,而亦无以定实然”。其实,对于孔子来说,此非不能,实乃不为,他心中是有小旮旯的。王充在《薄葬》篇中指出了这一点:“孔子非不明死生之实,其意不分别者,亦陆贾之语指也。”葬礼是儒家之“礼”的一个重要方面。倘若世人皆知“死人无知,不能为鬼”,厚葬也好,礼葬也罢,岂不都会难以为继?对此,从孔子到汉代的陆贾心里都是明白的。这就难怪“不肯随俗谈鬼神”的孔子,要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来使人“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斗争”。孟子将墨子当作“无父”之“禽兽”,汉儒、宋儒都将墨家当作“攻乎异端”的重要对象,丧葬问题即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王充属于儒家,但他赞成薄葬,仅是《薄葬》这篇名,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他反对厚葬的观点。他赞成儒家的无鬼论,但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也毫不掩饰孔予以及儒家的小旮旯。

赞成薄葬的王充,却又批评主张薄葬的墨家,他没有就事论事。反对厚葬的不仅是墨家,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说了儒者的四个“不可”,其中之一,便是“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然而,王充不但看到厚葬可能导致的“财尽民贫,国空兵弱”之恶果,更能从厚葬薄葬论与有鬼无鬼关系,洞悉厚葬之源。王充在《作对》篇中直言:“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死无知,不能为鬼,冀观览者将晓解约葬,更为节俭。”

做学问的,很容易以学派站队,以观点划线,党同伐异。王充却是一码归一码,不为某一学派或某一观点所囿,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各取所长,各弃所短。这种实事求是精神,窃以为相当难得。

(原载《文汇报》2013年12月28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充在《薄葬》中结合有鬼无鬼的观点,对儒家的厚葬主张和墨家的薄葬主张均进行了批判。
B.作者认为,厚葬劣习之根源正在于主张薄葬的墨家“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能形而害人”的有鬼论。
C.生在一个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正是因为如果孔子坚持无鬼论,那么儒家主张的葬礼中的“礼”,就不会被人们认同。
D.作者认为,做学问的人,总以学派为标准站队,以观点为标准划清界限,党同伐异,而王充却不是此类人。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充准确地抓住了墨家主张问题的核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很好的揭示了墨家包括“薄葬”在内的“墨术”难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B.“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模糊观点,正是为了说明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
C.作者先驳自相矛盾的墨家,再批推崇厚葬的儒家,顺势提出自己对王充的看法,有理有据,水到渠成。
D.引用《作对》篇中的话,是为了证明王充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不信鬼,主张薄葬,且毫不避讳谈鬼。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丧葬问题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焦点,两者针锋相对,势同水火,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墨之争,远远超过“批林批孔”时所谓的“儒法之争”。
B.孔子坚持厚葬主张,为推行“礼葬”,在有鬼无鬼的问题上避而不谈,历代儒家学者亦是如此。
C.当年晏子向正想封赏孔子的齐景公进言,指出儒家的“四个不可”,可见当时儒墨之争的激烈状况。
D.王充虽指斥墨家的有鬼论,但能摒弃派别之争,赞同墨家薄葬主张,正是其作为学者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开发和共享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大数据能够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分析人们现在的行为状态,并预测人们未来的活动轨迹。数据的开发和共享也成为信息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经济运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与个人相关的数据往往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和隐私,甚至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和核心隐私,一些机构也可以从数据中分析出个人的身份、财产、消费习惯等。因此,数据开发和共享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关系十分密切。数据开发和共享的过程既涉及数据的流转,也涉及个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同时,个人信息还可以通过共享被多次加工、利用。如果不加以规范,一旦数据共享行为失控,就可能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或不当使用。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设置专门规范,加强对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的保护,促进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应在坚持保护个人基本信息权利的前提下,促进数据开发和共享。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信息被收集者同意。知情同意是信息权利人对其个人信息支配权的具体体现,这种支配应当是一种独占性的支配。这种支配的效力不仅体现在个人信息的初次收集方面,也应当体现在数据开发和共享行为中。也就是说,信息收集者在初次收集个人信息时,原则上应当征得个人的同意;其在共享所收集到的个人信息时,同样应当取得个人的同意。这是因为,信息权利人允许信息收集并不等于允许信息共享。

因此,数据开发后再次共享的,如果涉及个人信息,应当获得信息权利人的明确授权。也就是说,信息无论与谁共享,在共享的范围内,都应当经过信息权利人的知情同意。除信息权利人对信息共享者有特别授权外,信息共享者对相关信息所享有的权利不得超出被明确授予的权利范围。如果信息权利人没有对共享后的信息使用作出单独授权,那么,信息共享者所获得的利用信息的权利不得超出信息权利人初次授权的范围。这实际上体现了对信息权利人控制其个人信息流通权利的尊重。

数据开发和共享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除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还应当遵循最小化使用原则。这就是说,从事某一特定活动,在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个人信息时,尽量不使用;在必须使用并征得信息权利人许可时,尽量少使用。

在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以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也要注重保护信息权利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等权利。既不能因为过度保护个人信息权利而限制数据产业发展,也不能为发展数据产业而不考虑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企业在进行数据开发和共享时,应对相关数据是否涉及个人信息、隐私进行必要审查,遵循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一般规则。可以探索建立明确的数据保密等级与公开等级,既充分保障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权利,也为数据的利用、流通等提供便利,以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

(2019年07月23日《人民日报》王利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数据的开发和共享将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
B.从相关的大数据中可以分析出个人的身份、财产、消费习惯等有用信息。
C.个人信息在初次收集时应当征得个人的同意,而分享时就无法征得同意。
D.数据开发和共享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经同意许可后,应该尽量使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2段运用对比论证,阐述开发和共享数据中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B.第3~5段论述数据开发和共享过程中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循相关原则。
C.末段指出数据产业发展与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两者不能偏废,要探索新办法。
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据的开发和共享对经济运行、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对个人影响很大。
B.个人信息通过共享被多次加工、利用,这会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严重泄露或不当使用。
C.某装潢公司买到购房者信息,向他们推销房屋装潢方案,这是对信息权利人的不尊重。
D.可以探索建立明确的数据保密等级与公开等级,它有利于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和共享。

同类题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阿法狗”出自谷歌旗下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最早在2016年1月,《自然》杂志以封面位置报道该程序在和所有其他围棋程序的对抗中获得了99.8%的胜率,并且以5比0的成绩打败了欧洲围棋冠军。随后同年3月,“阿法狗”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经五局鏖战,人类1:4不敌人工智能,引发巨大轰动。但“阿法狗”仍在积攒实力。2017年1月,一个神秘账号Master公布自己正是“阿法狗”新版。该账号在知名围棋平台上先后挑战柯洁、朴廷桓和井山裕太等顶级高手,豪取胜利,随后战赢“棋圣”聂卫平,直至60盘时自曝身份,决胜收官。

英国《自然》杂志19日最新论文中,英国伦敦深度思维公司“阿法狗”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报告了新版“阿法狗”软件——“阿法元”。“阿法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无师自通的本领,在每次自我对弈中进步。通过3天的训练——包括近500万局自我对弈——阿法元以其100比0的不败战绩,狠狠打击了曾书写历史的前任“阿法狗”。

材料二

AI和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来自英国,英国可谓是AI的发源地,多年来对AI的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套独有机制。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委员会(EPSRC)已经对143个科学项目进行研发拨款,目的是研发出智能技术和系统,其跨学科研究体系有助于AI工具和技术满足伦理和应用需求。估计,在2035年之前,AI将为英国经济带来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5%增加到3.9%。

2015年,EPSRC联合剑桥、爱丁堡、牛津、华威与伦敦大学学院这5所英国名校,出资4200万美元成立了阿兰·图灵研究所,研究AI在国防安全、健康、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工程,以及金融和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并帮助培训新一代数据科学家。此外,英国还建立了阿兰数据研究集团、开放数据研究所、国家数据创新中心和皇家统计协会数据科学分部等,在AI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

近日,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阿尔兹海默症状出现前10年,发现由疾病引起的大脑微小的结构变化,以达到尽早检测出阿尔兹海默症的目的。

研究小组通过对67个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其中有38个来自老年痴呆症患者,29个来自健康人。研究人员将扫描结果分成小区域,并让他们的人工智能分析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训练完成后,他们通过对148个实验对象进行脑部扫描来测试这种算法。在这些测试之外,还有48次对患有此症的病人进行扫描,48次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人进行扫描,最终,人工智能得以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工智能说到底还是需要人工的研发和不断实践探索才会不断完善和进步。
B.材料一突出了“阿法元”相比于“阿法狗”的新特点和新突破,那就是“阿法元”可以战胜更多的对手。
C.AI为英国经济带来了8140亿美元的产值,其年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增加到了3.9%。
D.研究小组通过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测试,知道了预测阿尔兹海默症状的算法。
【小题2】下列关于民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阿法元”远比“阿法狗”强大,它已不再为人类的知识所限,而能够自行发现新知识。
B.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算法,可以在实践中凭借人工智能全面地检测阿尔兹海默症。
C.英国注重AI研发投入,在Al的一些关键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渴望为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突破。
D.“阿法元”可以从“零”开始,单纯基于与自己的对弈,不需要任何历史棋谱的指引,也不需要任何人类经验的点拨。
【小题3】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