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默写(10分)
【小题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2】纵一苇之所如,
。
【小题3】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4】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小题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小题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
,用之不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1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①歌韵响铮琮,入破②舞腰红乱旋。
玉钩栏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①重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②入破: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
【小题1】诗歌是如何描写当时宴会欢乐场景?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古代诗歌阅读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小题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①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概括回答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不超过10个字)
(2)简要分析下阕描写人物形象的艺术。
(3)概括回答,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4
下面是一首唐人七律,诗句次序已被打乱,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岁暮阴阳催短景 ②三峡星河影动摇 ③卧龙跃马终黄土 ④天涯霜雪霁寒宵
⑤野哭千家闻战乱 ⑥人事音书漫寂寥 ⑦五更鼓角声悲壮 ⑧夷歌数处起渔樵
A.①④②⑦⑧⑤③⑥
B.②⑦⑧⑤①④③⑥
C.②⑦⑤⑧④①⑥③
D.①④⑦②⑤⑧③⑥
同类题5
根据提示,补习句子。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_______, _______。”
(4)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