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
10.
,鸟倦飞而知还。
11.
,眄庭柯以怡颜。
12.
,烟光凝而暮山紫。
13.
,秋水共长天一色。
14.酌贪泉而觉爽,
。
15.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16.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17.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3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默写
①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②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③ 借书满架,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④
?总是离人泪。
⑤
,禾黍秋风听马嘶。
⑥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
⑦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⑧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①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 ② 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 ③ ,令人长忆谢玄晖 ④ 。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遭权奸谗毁被排挤离开长安之后。②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
③澄江净如练: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④谢玄晖:即南齐著名诗人谢朓,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而死。
【小题1】诗句颔联上、下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小题2】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 远 行
李 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
*
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小题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小题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
【小题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话描述他感觉自己“浩浩乎”“飘飘乎”时与客在“水光接天”的环境下的具体做法。
(2)荀子在《劝学》中,用“思”“学”的关系来证明“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
,
”两句话从看到的事物的角度来证明相同的观点。
(3)《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的管弦之盛和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文后小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 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 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 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 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小题1】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小题2】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