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04 02:0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表为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材料二: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由于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生物量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材料三: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又被称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工程,即在初期工程的基础上完建。丹江口水库周边地区几十年来的建设都考虑到水库续建加高的要求,如襄渝铁路、二汽基地(十堰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均建在丹江口水库最终蓄水位170米的淹没线以上。丹江口水库大坝续建加高,淹没的主要是库周的农村与农业用地,与国内其它大型水库淹没情况大不一样,可以减少建设成本。

(1)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2)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最主要的工程措施是加高水库大坝,简要分析该工程对库区带来的影响。
(3)1969年我国在十堰市布局建设了东风汽车公司,2003年该公司总部由十堰市迁至武汉。解释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址武汉的原因。

同类题4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

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材料四:雾霾污染也曾困扰伦敦,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雾日”年均多达50天。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此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各种交通污染、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在科技手段上,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的异同。
(2)上海在2013年1月14日至15日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灰霾天气,分析形成灰霾天气的大气条件。
(3)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4)结合污染物和伦敦治污的启示,谈谈该如何治理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