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默写(5分)
(1)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
(2)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49: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谨庠序之教, 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是故_____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4)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_
。 (李商隐《锦瑟》)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
。(贾谊《过秦论》)
同类题2
《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中有“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金圣叹赞其为真正妙文,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的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
B.莺莺看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随这种情景,勾起了内心的离别之情,正是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C.这两句是紧扣莺莺惜别的心理进行描绘的,用“迍迍的马”和“快快的车”进行对比映衬,生动刻画出莺莺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的形象。
D.“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的那种不忍遽别的,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
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小题1】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小题2】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5分)
【小题2】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6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李白)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3)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自居易《琵琶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