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3)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1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阐明要想达到逍遥之境就必须做到:
,
,圣人无名。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强调“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
。
同类题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3)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4)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5)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6)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7)不见复关,
。(《诗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青溪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小题1】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这段路程虽不及百里,却多姿多彩。“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这两句写出了青溪水什么特点?“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结合青溪的天然景致,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八选六,每空1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4)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5)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6)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7)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8)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