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默写。(任选6句,超出6句者按前6句算)(6分)
(1)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3)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桃李不言,
。(《诗经》)
(8)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20: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用一个“清”字写出了农村夏日的总体特点,为下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础。
B.第二句写房檐上的幼雀雏燕已经长大,不再嬉闹鸣叫,诗人也由烦躁变得清静了。
C.在晴朗的天气里,蝴蝶展翅停在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可见环境之幽静。
D.尾联直抒胸臆,感慨自己年老无成,只能像樵夫或渔翁一样在农村平庸地度完余生。
E. 本诗选取农村夏日典型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生意盎然、充满情趣的乡村生活画面。
【小题2】结合全诗,从颈联“邀”“纳”入手,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2
古诗鉴赏(8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题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
事物?(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九日水阁
韩 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这首诗作于宋英宗平治二年(1065年)秋,诗人时任右仆射。
【小题1】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一联内涵丰富,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3】古人评价这首诗“咸得于自然”,试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易水怀古
马戴
①
荆卿西去不复返, 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
②
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注释】①晚唐诗人,早年屡试落第,为官后又因直言被贬,其时的唐王朝,地方节度使尾大不掉,中央朋党纷争,已现败亡颓势。②战国时期,燕国的首都,在易水边。
【小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描写哪些意象,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小题2】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主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墉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小题1】“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分)
【小题2】请简要赏析结句“长空黯淡连芳草”。(6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