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分)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2)
,申之于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故木受绳则直,
。
(4)锲而不舍
,
。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师者,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3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诗词鉴赏。(6分)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
②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②青冥: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
【小题1】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作答。(2分)
【小题2】下片塑造了曾使君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薛昭蕴
红蓼
①
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
②
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
③
深浦
④
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②整鬟:梳理发鬟。③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④浦:水滨。
【小题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一幅秋雨渡头待人图的?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小题2】下片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后面题目。
定风波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注]希夷:指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小题1】第一段中写景只提到了“云水”,请分析这两种景物在词中的作用。(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②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③,时时犹唱,《后庭》④遗曲。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出任江宁知府之时。金陵系六朝古都,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东晋、宋、齐、梁、陈亦先后在此建都。北宋时期,这里依旧一派繁荣气象。②谩嗟:空叹。③商女:卖唱的歌女。④《后庭》:陈后主陈叔宝写的一首《玉树后庭花》简称《后庭花》或《后庭》,古人把它看做亡国之音(杜牧在《泊秦淮》诗中曾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4分)
(2)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
(4)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