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有善始者实繁,
。 (《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谏太宗十思疏》)
(3)不念居安思危,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谏太宗十思疏》)
(4)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6)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7)
,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录后序》)
(8)
,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27: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8分)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旧居。②晞:(xī)干。
(1)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的深切怀念。苏词上阕有“无处话凄凉”一语,贺词上阕虽无“凄凉”二字,但句句尽显凄凉,试指出《鹧鸪天》上阕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并加以简析。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这两首词采用的写法有何不同。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小题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小题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弃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同类题3
下面各句均摘自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古代诗词。请写出每句的出处和作者,这些诗句有何共同之处?试用《雨霖铃》中的一句词加以说明。
①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②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⑦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⑨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完成题目。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
①
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雨线。
【小题1】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5分)
【小题2】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6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8分)
(1)云树绕堤沙,
。(柳永《望海潮》)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谁怕?
。(苏轼《定风波》)
(5)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