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孔子表达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的句子是:    ,  !
(2)孔子强调教师的启发教育应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句子是:
(3)合抱之木,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孟子·梁惠王上》劝导人们推己及人,泛爱天下老幼之人的句子是:
(5)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2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后出昼,犹日:“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孟子日:“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
(乙)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锯。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离此咎兮。已矣!国莫吾知兮,子独壹(抑)郁其谁语?……”
(节选自<汉书·贾谊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庶几:或许可以,表希望
B.夫子何为不豫:犹豫不定
C.文帝谦让未也皇:通“遑”,闲暇
D.独此咎兮离:遭受,受到
【小题2】下列各组选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申之子夏既窈窕以寻壑
B.三宿后出昼而君幸于赵王
C.草具其仪法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子独壹郁谁语其孰能讥之乎
【小题3】所选《汉书》中的材料,能直接说明苏轼“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观点的一项是
A.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B.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C.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D.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小题4】下列用“/”给文中画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A.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B.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C.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D.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小题5】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4分)
(2)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3分)
(3)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3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阴人也。奂数岁而孤,为叔父虔孙所养。好学,善属文,经史百家,莫不通涉。
州举秀才,射策高第。入为尚书仓部郎中,迁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为飞书所谤,将陷重辟,事连台阁,人怀忧惧,奂廷议理之,竟得明白。丹阳尹何敬容以奂刚正,请补功曹史。
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子鉴命脱桎梏,厚遇之,令掌书记。时景军,悉恣其凶威,子鉴,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见者,莫不卑俯屈折,奂独敖然自若,无所下。或谏奂曰:“当今乱世,人思苟免,獯羯无知,岂可抗之以义?”奂曰:“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时贼徒剥掠子女,拘逼士庶,奂每保持之,得全济者甚众。
高祖受禅。永定二年,除晋陵太守。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单舱临郡,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素俭,乃饷衣一袭,毡被一具。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
初,世祖在吴中,闻奂善政,及践祚,征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奂性刚直,善持理,多所纠劾,朝廷甚敬惮之。深达治体,每所敷奏.上未尝不称善,百司滞事,皆付奂决之。时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共奂决之。
世祖崩,高宗即位。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高宗嘉之。
性耿介,绝请托,虽储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终不为屈。后主实在东宫,欲以江总为太子詹事。高宗将许之,奂乃奏曰:“江总文华之人,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帝曰:“即如卿言,谁当居此?”后主时亦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可居太子詹事。”奂又奏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疑。”后主固争之,帝卒以总为詹事,由是忤旨。其梗正如此。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 (节录自《陈书•孔奂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陷重辟:刑罚B.时世祖不豫:迟疑不决
C.每所奏敷:铺叙,陈述D.乃衣一袭饷:馈赠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其权力,在汉代最盛,郡之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B.“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母或父母双亡,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奂少年时就显露出过人才华。他幼年被叔父收养。好学,善写文章,通读经史。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参加射策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孔奂为人刚正。任仪曹侍郎时,左民郎沈炯被匿名信诽谤,牵连到朝廷中枢机关,人人都心怀忧惧,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争辩此事,最终真相大白。
C.孔奂为官清廉自守。担任晋陵太守时,妻子儿女都没有随他赴任,孔奂只用一只船到达任所。他的生活朴素简约,所得俸禄都用来赡养孤寡之人。
D.孔奂虽逢乱世,却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品行受到君主的赏识。高宗时他对太子詹事的人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并据理力争,最终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侯景之乱,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絷,或荐奂于贼帅侯子鉴。
(2)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