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干旱导致的旱灾更加频繁,灾害也从以影响农业为主扩展到影响林牧业、工商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估,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和缺水地区,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图为陕西省年干旱发生频率分布图。
分析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的分布特点,并列举预防干旱的有效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4-02 02:4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鲁甸县“8·3”地震中,牛栏江天花板电站坝埂附近的猫跳石两岸峭壁在地震
中大面积滑坡,滑坡体滚落进下方的牛栏江,牛栏江形成堰塞湖。一夜之间,堰塞湖水位上涨10多米,如不处理两天后或决堤。
分析牛栏江堰塞湖形成后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应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同类题2
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构造活跃 ②地形复杂 ③冬季多暴雨 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3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长江流域沿线连续大暴雨,导致大小城市大面积积水,大量路段积水较深,引发严重的内涝。曾经只属于大城市的内涝已“传染”到了中小城市。
分析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
同类题4
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和暴雨袭击,下图甲为在珠江口沿岸登陆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示意图”,图丙为“该省防洪标准示意图”,读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甲,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3)读图乙和图丙,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5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24题
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 )
①冬季降水量少, 江河水位下降
②工业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加,用水又多浪费
③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