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6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长江流域沿线连续大暴雨,导致大小城市大面积积水,大量路段积水较深,引发严重的内涝。曾经只属于大城市的内涝已“传染”到了中小城市。
分析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提出防御措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0-21 12:3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1示意某国地形,图中甲区域为1000米等高线环绕地区;该国生产的藏红花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图2为该国7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3中甲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从地形和大气环流两方面分析其成因。
(2)从地形和气候方面推测藏红花生长的适宜环境。
(3)描述该国7级及以上地震震中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同类题2
自然灾害的发生,既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背景不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发生频率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一般情况下,洪涝灾害的发生,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下图示意某区域自然灾害的分布状况。
判断A、B两类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A、B两类地区应分别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类题3
读2010年6月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A.南北支流与干流同时进入雨季,而长江流域特别狭小,易造成水灾
B.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
C.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增强
D.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小题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进行人工干预,减少流域内的降水总量
②大规模地迁移人口和城镇
③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④加强长江上中游造林建设,加强和完善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同类题4
(15分)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央气象台2014年4月24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东移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4日08时至25日08时,我国部分地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
读“2014年4月24日8时至25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此次沙尘天气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
(2)本次沙尘天气可能带来哪些危害(6分)
同类题5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地区。图甲、乙、丙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乙三角洲发展的不利条件
A.交通不便
B.矿产短缺
C.市场狭小
D.水资源短缺
【小题2】甲三角洲的工业发展主向为
A.发展重化工基地
B.发展加工工业,产品以内需为主
C.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出口加工、高技术工业
D.我国能源基地
【小题3】丙三角洲面临的气候灾害为
A.台风
B.伏旱
C.春旱
D.热带气旋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