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材料三 我国2013年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1)描述我国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的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5-22 07:0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发生8.5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在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同类题2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5年1月4日15时30分,贵州省遵赤高速习水境内发生塌方地质灾害,规模约10万立方米,塌方造成交通双向中断,事前此地曾下了三至四天的雨夹雪。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此次灾害除了地形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2)分析今后贵州省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3
表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
1110
1987
2742
2935
死亡人数/万人
196
80
79
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
7.4
14.5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从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灾害的强度减小了
②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③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④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同类题4
读我国沙尘天气分布图回答问题
(1)据图概括我国A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简要分析沙尘暴路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
(3)指出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特大沙尘暴的变化趋势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说明其主要人为原因和治理措施。
同类题5
2007年2月大风在塔里木盆地的库尔勒以南吹倒了11节车厢,这里风大的原因是:
①离亚洲高压近 ②地面缺少植被 ③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④局部地形影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