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截至2014年8月6日10时30分,地震共造成589人遇难,灾区交通、电力、通信全面中断,损失惨重。鲁甸县总面积1519平方千米,震中区鲁甸县龙头山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5人。
分析此次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0-29 07:10: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堰塞湖形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2)指出堰塞湖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
同类题2
2016年5月7日,黄山至杭州的徽杭高速白果至颊口段,突发泥石流,造成G56杭瑞高速107公里沿途多处遭受泥石流侵袭交通中断,数十辆车被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路段发生泥石流的原因是
①突降短期强降雨
②地处山区
③长期干旱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下列各项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塌方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同类题3
读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示中看,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__。为何上述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
(2)黄河堤坝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为何该段成为黄河防洪治理的重点?
(3)上海市是地面沉降治理城市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4
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的现象經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余震次数较多②防震意识较差③建筑质量较差④人口较为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
我国的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