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
写出两种图中防护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并说明边坡上网格装置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功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1-27 07:3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风雹(冰雹)发生时大风的移动速度快,往往云到风雹到,顷刻狂风大作,冰雹倾砸,大雨滂沱,来势凶猛。以下有关风雹(冰雹)产生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①伏天早晨凉飕飕,午后冰雹打破头 ②天气闷热,有冰雹
③早上露重,午后有雹 ④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多发冰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同类题2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陷落地震是地震的一种,是指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下表为中国地震台发布的“陕西省榆林市近年陷落地震统计表”。
时间
地点
震级
震源深度
2013—6—12
神木县
3.1
0
2013—9—28
神木县
2.5
0
2014—4—13
府谷县
2.8
0
试分析陷落地震的主要特点及其诱发原因。(10分)
同类题3
(自然灾害与防治)(15分)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图15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高温酷暑的主要危害。(6分)
同类题4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同类题5
(10分)(地理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比较漳州沿海地区两次风暴潮的强弱,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4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