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 幕 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
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
蓉浦。
注释:吴门,即现在的江苏苏州。
【小题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2-25 04:0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汉宫春陆游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073年)春,当时作者刚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至成都后方,不被重用。②蛮笺: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③许:推许、赞许。④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⑤攲(qī)帽:指歪戴着帽子。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搭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
B.“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
C.“人误许”三句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像人们推许的那样拥有出众才华。
D.“何事”五句写作者到达成都后看到的浮华景象,由此引发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小题2】简析“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两句中“攲”和“垂”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3】《汉宫春》结尾“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两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请结合全词,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两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③是王郎,来送刘郎④。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③“元”通 “原”  ④“刘郎”: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为下文抒发离别的凄苦奠定了感情基础。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嗜书如命的书生本色和视钱财如粪土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 “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还极含蓄地表达了他们对时事的评论和对忧愤的倾泻。
【小题2】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