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①官柳,官道上的柳。
②罨画,色彩鲜明的画。绀,红青色。
③刘郎,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小题1】“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在词中起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诗的首尾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简要分析。(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3-15 04:40: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题1】词人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6分)
【小题2】从“情”和“景”的关系入手,分析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5分)
同类题2
诗歌鉴赏。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
①
山水郎
②
,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小题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简要说明。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
①
。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
②
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①眠三:指蚕儿快要三眠了。是蚕儿长得最快的时候。②篝灯:灯笼。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运用清新洗炼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斜风细雨、生机盎然的暮春图景。
B.“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揭示出游子心情,道破他的“离怀”之不堪忍受,点明主题。
C.“樯燕呢喃,梁燕呢喃”两句中,词人用风雨中独自翻飞的燕子比喻漂泊不定、孤独无依的自己。
D.“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一个“强”字,可见词人在灯下阅读家书,思念亲人的苦痛矛盾的心情。
【小题2】简要分析词人写“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的意图。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注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 三塔湖在溧阳县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边。
【小题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3)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我国古代史书体系完善,文献丰富,按照体例划分,《左传》《资治通鉴》属于
体史书,《国语》属于国别体史书,“二十四史”属于纪传体史书。
(5)《史记》包含本纪、
、列传、书、表五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6)词产生于隋唐时期,兴盛于宋代。一首词必须要有
,可以没有题目。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8)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