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柳永《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B.柳永《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C.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D.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6-06 01:48: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 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小题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