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1月4日,山体滑坡导致中国、巴基斯坦边境一条河流被堵塞,形成堰塞湖。因堰塞湖形成于深夜,导致部分熟睡村民被困水中,甚至死亡。
分析图示堰塞湖将对该地区救援工作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06 08:2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3年2月18日中午11点多,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一处山体发生崩塌,事故造成6栋职工工棚被埋,5人失踪,附近70多名村民被紧急转移。
事故地点位于凯里市龙场镇鱼洞村岔河,那里的地形就像是一个凹字,两座直立的山峰中间夹着一条小河,河口处公路旁有一个平地煤矿处,山体崩塌发生时,附近煤矿仍有工人在地底作业。受持续零星崩塌及降雨影响,现场救援一度陷入困境。
(1)试分析此次崩塌、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潮频发的季节是秋冬
B.寒潮的发生与暖锋天气系统有关
C.寒潮有百害而无一利
D.春秋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业危害最大
同类题3
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主要取决于( )
A.地震强度、频次
B.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
D.地形地貌特点
同类题4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重庆(29. 5°N,106. 5°E)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是我国雷暴灾害高发区。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谤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分析重庆市雷暴数日变化特点及其原因。(10分)
同类题5
(10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的约3800米。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图b)。
分析D湖沿岸夜间容易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发生原因及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该气象灾害的作用。(10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