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①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②。昔年多病厌芳尊③,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释)①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
②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    ③尊:又写作“樽”。
(1)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最后两句词人写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样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49: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满庭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 ①本词创作于苏轼谪居黄州之时,当时朋友多怕受牵连而有意疏远,令他备感世态炎凉。②摐摐:形容雨声。③残:残灯。④逢逢:形容鼓声。
【小题1】下列对本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词一开篇即自问自答,用比拟的手法将王长官的人格精神与永恒的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B.上片的“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苏轼借想象王长官生活环境的幽静高雅,烘托了这位隐士的高洁。
C.上片的“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苏轼对遭贬后,朋友疏远、世态炎凉的深切感慨。
D.下片的“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既写当日风雨骤至的景象,又反衬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
E.下片“一饮空缸”中的“空”字,很形象地写出了当日知己相逢、畅快豪饮的情景。
【小题2】本词的结尾“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全词分析此感情产生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