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①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①小蘋,歌女名,是诗人《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两首词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原词分析是如何运用的。(2分)
(2)两首词的最后一句都是词人匠心独具之处,都是对往事的追忆,但包含了不同的感情。请具体分析感情有何不同。(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4: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女冠子·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虚写春风吹到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写随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
D.“江城人悄初更打”以静衬动,从灯市时间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
E.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流动,无一凝滞。对今夕元宵节的描写不惜浓墨重彩,直接间接叙写兼有,或以梦境再现。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 B.已而遂晴,故作此
C.故国神游 D.故人西辞黄鹤楼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题目。
B.辛弃疾是继苏轼后又一“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人物。
C.词作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长调。
D.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