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原为按歌曲歌唱的民间小调,叫曲、杂曲或曲子词,也称长短句、乐府或诗余等。词牌不等于题目。
B.词在结构上大多是分段的。段在音乐上叫片,或叫阕。阕是音乐终了的意思。词大多是双阕的,也有单阕或多阕的。
C.词起源于隋唐,从民间逐渐转为文人创作,全盛于宋代。词史上先后出现了“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流派
D.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
长调。慢词指的就是长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 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①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诗,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②解愠诗。
(选自《辛弃疾集编年笺注》)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千丈”句,写凤凰栖息的梧桐孤危的生长环境,意在突出琴的不凡。
B.上阕“玉音”“横理”两句,描写琴声高卓不合流俗,琴身断纹横理高古名贵。
C.下阕“人散后”三句,描写友人月下试弹的琴声让退居赋闲的作者泪流不止。
D.下阕“不如”两句,借“南风”解愠的典故,重在劝勉友人多做有益百姓的事。
E. 本词善用虚字,如用“偏”“定”“不如”等使感情抒发收放自如又变化自然。
【小题2】这首词借“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
。”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
。”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同类题3
对《醉落魄咏鹰》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A.词的上阕“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几堵”,意为“几座”,突出山峦之高峻。“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夸张笔法突显风的猛烈。
B.词人运用衬托的笔法,前两句不着一“鹰”字,只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使我们分明感觉到鹰在低飞、在盘旋的矫健、刚劲的姿态。
C.下阕“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一句中,“狐兔”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朝廷中的奸佞小人。
D.全词慷慨悲壮,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
同类题4
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任选6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2)寄蜉蝣于天地,
。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长桥卧波,
。
(6)江山如画,
。
(7)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元好问
今古北邙山①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②,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小题1】作者是怎样诉说自己“幽怀”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词“字面意思消沉,情思意趣却催人感奋”,请结合下阕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