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23 10:3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登赏心亭(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①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陆游从四川回来舟经建康,登亭有感而赋此诗。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的六合。③迁都:南宋主战派一贯主张迁都建康(南京),便于随时出师收复汴京。
【小题1】下列对上面陆诗辛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陆游诗的首联写出蜀栈秦关空间之远,路途之险,但作者却乘兴东游,心情愉悦。
B.陆游诗的颔联连用两个叠词,写出一片萧索、凄凉的景象,烘托出诗人低沉、凝重的心情。
C.辛弃疾词中的“落日”与陆游诗中的“黯黯江云”均比喻国势衰颓的南宋。
D.辛弃疾词的上阕从上、下、远、近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
E. 辛弃疾词的下阕用三国时许汜、刘备之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时间的紧迫。
【小题2】两首诗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
北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①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②终不悔,为伊消得③人憔悴。
(注)①疏狂:狂放不羁。②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③消得:胡云翼先生《宋词选》释“消得”为“值得”。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的首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自然引出了下面“黯黯生天际”的怀远之情。
B.“黯黯生天际”写词中主人公心系远方恋人,而远方恋人此刻是否也春愁正浓呢?
C.“草色烟光”一句描绘了草色青青,日光斜照,烟波浩渺之景,此山此水都令人伤情。
D.主人公登高远跳愁绪更浓,借酒浇愁却“强乐还无味”,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E. 词作上阕运用借景抒情,下阕采用的是叙事抒情,结句则直抒胸臆,三者结合,强化了相思之情的表达。
【小题2】(小题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词作和王国维分别借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