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小题2】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尽量逃向高处、大树、山丘和高坡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小题3】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
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4 06:19: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高空、林间、河州、滩涂,甚至人类活动密集的农地、海田和城镇、庭院,几乎都会有候鸟光顾,或短暂停歇,或觅食体整,也可能逗留越冬。候鸟的活动空间与人类的活动空间高度重叠,人类对候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然而,近年来,人类的疯狂捕杀却逐渐成为候鸟迁徙的梦魇。
指出为保护候鸟迁徙安全,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某种灾害的分布情况,该灾害可能是()
A.地震
B.干旱
C.台风
D.洪涝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2013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有些地区出现40℃以上高温.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3年7月31日发布的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材料三 我国2013年7月、8月部分台风活动情况及影响地区
(1)描述我国2013年7月31日全国高温区域的分布特征。(4分)
(2)根据材料,试分析图中甲、乙两区域出现高温的原因。(6分)
同类题4
2014年5月,我国东部地区持续强降水天气,如图8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出现大暴雨的省区是
A.浙
B.闽
C.粤
D.川
【小题2】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冬季风强
【小题3】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同类题5
(2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丙处为_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丁处为_________。图中丙、丁两处之间的最大气压差可能为(填写字母)________百帕。(4分)
A.40< P< 41
B.44<P<45
C.54<P<55
D.59<P<60
(2)图中甲地的风向?比较图中甲、乙两她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8分)
(3)简述图中天气系统A经过北京前和经过北京后的北京市天气状况。(6分)
(4)如果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春季受图中丙天气系统控制,则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2分)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中国的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