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半死桐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 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此二句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上阕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5-23 11:15: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1)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2),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3)。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1)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二月,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七里濑:又名七里滩。(2)鉴:镜子。(3)严陵:东汉的严子陵,名光,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隐居于富春江。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形象地描绘了七里濑的美景:轻舟惊鸿,水清波平,鱼儿翻腾,白鹭点点。
B.上片“过”字点题,写出行程;“急”“冷”“明”不仅状写出景物特点,同时写出作者不断变化的主观感受。
C.“算当年”四句用典,吟咏汉刘秀称帝之后严子陵隐居一事,归结为“一梦”和“空名”,蕴含着人生感叹。
D.下片由山起笔,中间插入议论感慨,顺势抒怀,最后以远山、云山、晓山三座山结尾落于景语,隽永含蓄。
【小题2】“双桨鸿惊”句,有人认为是船桨划动如鸿雁惊飞,有人理解为船桨划动使鸿雁惊起。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更合理,请结合诗句说说理由。
【小题3】这首词结尾“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与《定风波》结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具体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