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小题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2-29 10:2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释:①八公山:淝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②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③桓筝:谢安晚年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面有愧色。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暗含故都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B.“想乌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领起的七句,追忆了当年淝水之战的情景。
C.“沸浪骇奔鲸”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
D.“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两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慨叹。
【小题2】这首词结尾处用了谢安晚年的典故,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小题3】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决然不同于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光动凤楼两观。东风静、珠帘不卷。玉辇待归,云外闻弦管。认得宫花影转。
(注)①本词描写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状况。②“凤楼”即宣德楼,“两观”宣德楼东西两阙。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从天空与季节入手,“星河明淡”刻画上元夜月圆星稀,“春来深浅”描写春虽至、寒犹厉,气温是有反复,故有春意忽深忽浅之说。
B.次句描写红莲开满全城,人们在京城游玩观赏,极力描写热闹欢乐的场景,衬托形成的富庶与繁华。
C.“光动”点明上元夜楼上的万千彩灯熠熠发光、璀璨辉煌,“珠帘不卷”句指的皇帝垂下帘子观赏花灯,而有了“东风静”三字使自然与人事巧妙相融。
D.“云外闻弦管"体现出皇帝驾临赏灯听到的民间艺人们奏响的美妙音乐,虚无缥缈、引人入胜。
E. 最后一句说臣僚们官帽上簪着宫花,宫花在彩灯的映照之下,花影也随之转动,富有动态的美感。
【小题2】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著名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请指出这首词与李持正的词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