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请根据课文默写以下三题。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3)荆轲和而歌,
,
。…… 复为慷慨羽声,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1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寻思”两句借景抒情,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如今厌弃官场,像庄子般旷达闲适之情。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对仗工整,表达出时光流逝但诗人却如故的悲哀之情。
D.“露泣”两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也象征着诗人往昔的功名之心已如萤火般破碎漂流。
【小题2】(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
,天下可运于掌。
(2)
,
,
:此之谓大丈夫。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4)乐民之乐者,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调歌头 中秋
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①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②,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③。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④枕卧江流。
注:①宋玉,战国辞赋家,自古文人悲秋之说始于其《九辩》。②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③瓯(ōu),杯子。④欹(qī),斜倚,斜靠。
【小题1】此词写中秋之夜,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意象?(3分)
【小题2】古人认为米芾这首中秋词不因袭前人,有创新。你认为“新”在哪里?(4分)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注)
。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小题2】“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
,琼彝倒玉舟
‚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菰黍、昌歜:席间食品。 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1)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下片末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