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默写(7分)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将焉取之?
(4)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 携来百侣曾游,
。
(6) 恰同学少年,风传正茂,书生意气,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59: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小题1】
,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旁宫赋》)
【小题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小题3】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同类题2
填出空缺处内容。
(1)孔子在《论语》中阐发“学思结合”之理的名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
两句,描绘了琵琶女弹奏的音乐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3)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一夜飞度湖月”;李商隐《锦瑟》中的“
,望帝春心托杜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③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③浮生:取自《庄子》中“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小题1】这首词的优胜之处就是写景的时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你就这个方面简要赏析。
【小题2】有人说“殷勤”一词巧妙地表达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同类题4
诗文填空(一空一分,共8分)
【小题1】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小题2】荆轲和而歌,(《荆轲刺秦王》)
【小题3】送来缕缕清香,(《荷塘月色》)
【小题4】 ,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小题5】不愤不启,(《论语·述而》)
【小题6】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
【小题7】 ,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小题8】胜似春光,。(《采桑子·重阳》)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 ________, 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曲折隐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