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4)胜似春光,
(***《采桑子•重阳》)
(5)
,不仁;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6)
,人生无处不青山。(***《赠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09: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子曰:______________ ,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鹿门月照开烟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两句的观点是相同的。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两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2)《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归去来兮辞》中深信自己为官错误,归隐正确的两句诗是“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不禁感慨道: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不免思绪深沉,顿时发出感慨: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13题。
新城道中
①
(二首选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②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
③
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
④
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
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
【小题1】(1)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从全诗来年,前二名胜“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对于这首诗第二联即第三、四句的评价,存在不同看法。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四云“三、四(句)颇拙耳”;清人纪昀也认为这两句中的“絮帽”“铜钲”的比喻太俗气——“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以你所熟悉的古诗词作品为例,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自己对“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中比哈这一修辞运用的评价。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表达得体,200字左右。(10分)
参考作品: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