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①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 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得短箭。
【小题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3-18 02:33: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14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1)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2)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小题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阕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6分)
【小题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8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用“
,
”两句抒写了抒情主人公之前漫不经心,事后追忆已成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2)苏轼《念怒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抗金决心又抒发忧虑之情的两句是“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好事近
刘子寰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①先占。应念金英⑦冷淡,摘胭脂浓染。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③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注①露红:红色的菊花。②金英:精英,大自然的精华英秀。③何事:为什么跟随。
【小题1】简要赏析“念”“摘”两字。(5分)
【小题2】词的结尾两句表达了词人矛盾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阅读(8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小题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小题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
曾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作者南宋词人曾于1169年隆冬去全国进贡时,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