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鞚:带嚼子的马笼头。征衣:旅人之衣。
【小题1】请赏析“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中的“飞”字。(2分)
【小题2】前人认为这首词写景状物妙在“动静结合,形神兼备”,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8-12 01:0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被贬于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他在“故国神游”中,以酒祭奠江月,唱出了“
,
”的心底悲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的两句是:“
,
” 。
(3)《岳阳楼记>中的“
_
,
”两句, 表明了他不管自己仕途如何起伏,都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4)《陋室铭》中“
,
”两句,描写出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
(5)《雨霖铃》下片中“
,
”。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①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扁
②
。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①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明亡,举兵衡山抗清,兵败赴广东肇庆入桂王政权。桂林破后,退归中居石船山下,著述以终。②“声缓缓,滴泠泠”:漏壶滴水声。扁:闭上,合上。
【小题1】这首词写了长夜的哪些“秋声”?有什么作用?(4分
A.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小题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辞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请结合上阕以及所学李煜的其它词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
①
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②
。
【注】①缸:灯。②鴂:鹈鴂。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妖娆,尤其是其高中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E. “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小题2】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小题1】有人说“画屏闲展吴山翠”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是传达抒情主人公心境的妙笔。请赏析这句诗。(4分)
【小题2】这是一首怀旧词,请分析下阕是如何表现“凄凉意”的。(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