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题。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小题1】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小题2】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1-20 02:2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小题1】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说明。(4分)
【小题2】下片“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两句,含蓄隐曲,历来为人称颂。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南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
(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离亭燕【宋】张昪
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②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词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对下阕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小题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小题1】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同类题5
请默写出以下古诗文: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
。
(2)、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
(4)、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5)、请默写《 登高》:
,
。
,
。
,
。
,
。
(6)、吾师道也,
?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8)、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