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此词为辛弃疾被罢官之后闲居带湖时所作。
【小题1】词的上阕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词的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3-15 01:5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古代诗歌阅读
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寒声碎”这三个字,不仅明说细碎的声响,就是坠叶的声音,而且点出这声响是带着寒意的秋声。一个“寒”字用的极妙,既是秋寒节侯秋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B.“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运用比拟的修辞,将月光比作白丝带,写出了月光的明朗可见,营造了浓浓的相思意境,烘托了相思之苦。“年年”强调时间,“人千里”强调空间,从时空的角度抒写相思之情,境界更为开阔。
C.“枕头欹”,作者以及为简练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夜读,寂然凝思的闲适神态。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运用夸张手法,比《苏幕遮》中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E.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大概就是源自此处。
【小题2】这首词上下两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抒情方式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