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①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②,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③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①宋乾道九年( 1173),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途径故都汴京,金人赐宴,宴后作此作。②凝碧池:在洛阳,借指汴京故官.据《唐诗纪事》载:“安禄山大会凝碧池,梨园弟子唏嘘泣下.”③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小题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词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请简要赏析“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的妙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3-23 09:4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
①
劳苦?谁在玉楼
②
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②“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李好古是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冷静的思考。这首词的下阕词人运用了
手法,传达了深刻的认识,即老百姓漂泊无依,生活困苦的根源在于
。
同类题2
浣溪沙 春情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
注
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指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
【小题1】请就开头动词“争”的运用加以赏析。(3分)
【小题2】下阕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诗歌分析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 题。
浪淘沙•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题1】(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小题2】(小题2)词的下片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
,
_ ___
”两句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琵琶行》中用“___
_,
”两句借听众感受和秋月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与钱起的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虽然有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景仰,最后还是难免梦一般的喟叹:“人生如梦,
。”难得的是,身居黄州的苏轼,在回望来路时仍能以“____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剖明内心的旷达与超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
杨 慎
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
②
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①〔杨慎(1488—1559)〕明代中叶文学家,一生命运蹭蹬,老年境况凄凉。②〔渚〕水中小块陆地。
【小题1】本词开篇两句起笔不凡,请联系全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其妙处。
【小题2】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本词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