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 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1)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词中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01 02:1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①,谙②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①敧(qī):倾斜。②谙:熟悉。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2分)
答:
(2)上阕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3)请简析下阙的写作特色。(4分)
答:
同类题2
古诗鉴赏(8分)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小题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2分)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
事物?(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
,
”两句,对不符合“义”的荣华富贵,孔子坚决不接受,视这些东西为虚无的浮云。这表明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也影响到中国文化。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抒写作者对往昔情思的惆怅回忆、而当时却充满迷茫之情。这两句诗朦胧而多义,让人回味不已。
(3)欧阳修《蝶恋花》中“
,
”两句,写女主人公流着眼泪询问落花,花朵却不语,凋零花瓣飘过了秋千架。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两句乃“有我之境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
①
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②
舴艋舟
③
,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③舴艋舟:小船。
【小题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直接写心绪的句子是哪一句?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4)谨庠序之教,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