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
,
”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2)《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
,
。”
(3)《渔家傲•秋思》中用“
,
”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9: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
绁
(xiè):捆绑,束缚。
【小题1】诗的前六句是怎样塑造青松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志趣?
同类题2
阅读下列一首词,完成小题。
发宜兴
曾畿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畿,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作此诗时,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②阳羡,即宜兴。③张公、善权,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小题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第三联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位
的少女形象。(2分)
【小题2】试简要分析这首词的写景艺术。(6分)
同类题4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
A.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①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②。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节物: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②万钱:形容俸禄丰厚。
【小题1】颔联描写秋景,但并未具体细腻地描写秋景情态,请问运用了什么手法?该联在诗中有哪些作用?(4分)
【小题2】颈联中“包羞”意谓“忍受羞辱”,唐代杜牧曾在《题乌江亭》“
,
。”句中用过“包羞”一词。(2分)
【小题3】诗人秋怀“黯然”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试作分析。(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
曲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