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①,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欹:音qī,倾斜。
(1)词上片写秋夜景象,却毫无“秋”字点出。一个“寒”字,秋意全出。请结合上片内容分析此字妙处。
(2)下片言愁,作者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2-04 05:2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阕含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
①
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①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小题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小题1】上阕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小题2】说说作者在下阕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4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小题1】晏殊《破阵子》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少女形象?
【小题2】两首诗歌都是在写清明,但情感意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和“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_ ___ ▲ _______
、
_ ___ ▲ _______
(2)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_ ___ ▲ ____
(3)“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中“满”和“新”二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答;
_ ___ ▲ 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