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默写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来抒发了自己“归去”的喜悦,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同样的心情,即“
,
”。
(2)“
,
”
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说自己“零丁孤苦”的境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2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子夜歌 忆秦娥
【宋】贺铸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小题2】请结合全词,赏析“陇头流水,替人呜咽”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玉楼春·春思
(宋)严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试比较“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异同点。(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小题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化用了哪些典故?有何深意?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
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6)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同类题5
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
【小题1】诗歌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风云变化的高潮顷刻,第二句从_______________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两字十足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
【小题2】按照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却要敞开四面窗户,从中你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胸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