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各题。
【小题1】在以②为主要航海工具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 )
A.地的四周是海洋,海洋的边缘是深渊
B.海洋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C.海洋是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
D.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空间
【小题2】人类首次完成环球航行,利用的是序号所示类型的船舶(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下列海洋科考活动,主要利用③类航海工具的是( )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B.郑和下西洋
C.1872年“挑战者”号环球航行考察
D.20世纪50年代深海钻探
【小题4】在人类以序号②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 )
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
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
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03 09:35: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a+b=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a=20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b=200海里
同类题2
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国珠江口,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下表为伶仃洋海岸线类型及长度统计表(km)。据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题1】1978年至今,伶仃洋水域
A.总岸线增长,水域面积缩小
B.人工岸线增长,自然岸线增长
C.总岸线缩短,水域面积扩大
D.人工岸线缩短,自然岸线缩短
【小题2】导致当地淤泥质海岸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
B.泥沙堆积
C.滩涂养殖
D.填海造地
【小题3】自2003年后,伶仃洋红树林海岸变化趋势说明当地
A.陆地面积减小
B.生物生长加速
C.环保意识增强
D.海面持续下降
同类题3
读四幅海域图,完成各题。
【小题1】四幅图中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②中的海岸主要由_______作用形成( )
A.海水侵蚀
B.生物堆积
C.颗粒较细的物质堆积
D.颗粒较粗的砾石和沙子堆积
【小题3】能形成海港的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4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小题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同类题5
大约170多年前,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搭乘英国海军的海洋考察船“贝格尔号”环游世界。2010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贝格尔号”建造出复制船,并起航进行了新一轮的科学发现之旅。
(1)“贝格尔号”在②附近海域航行时,出程和归程中,航行更省力的是__________。
(2)在“贝格尔号”航行途中的①—⑥六个海域中,船舶吃水最深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四幅海水表层等温线中,能表示②附近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状况的是( )
A.A
B.B
C.C
D.D
(4)在①—⑦七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5)达尔文发现,⑤附近海域的温度比⑥附近海域的还低,为什么?
相关知识点
选修地理
海洋地理
海洋与海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