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填空。
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⑵襟三江而带五湖,
。
⑶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⑸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
(6)念去去,千里烟波,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30: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
,
”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2)《逍遥游》中写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借黄鹤与猿猴都无法逾越蜀山来反衬山势之高危的两句是“
,
。”
(2)荀子在《劝学》说“
,
”
,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思想和行为能力。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建筑之高的两句是“
,
”。
同类题3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山峰之高,展现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画面;“枯松倒挂倚绝壁”通过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衬托绝壁之险。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俯仰结合,情景交融,表现了秋天肃杀、空旷、辽阔之景。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寂静无声,烘托了“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给音乐形象补上了画龙点睛之笔,令人回味。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春心”两个典故,直接表达了自己的迷惘之情,传递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小题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小题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词句分析其效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元日示宗武
①
杜甫
汝啼吾手战
②
,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注)①武:杜甫次子。②战通“颤”。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
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D.“赋诗”两句,叙写诗人因内心激动,无法握住手中之笔,家人举杯共祝元武健康成长,其乐融融之景如在目前。
【小题2】《杜诗详注》评价这首诗“悲喜并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