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选项中的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A.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7-04 05:0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
①
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
②
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① 迟日:春日。② 京国:指长安。
【小题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哪种体裁?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2】 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与本诗中一句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短歌行》表达曹操希望尽可能多接纳人才的句子:
,
。
(2)《赤壁赋》中用“
,
”描写月出美景。
(3)《归园田居中》诗中陶渊明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对田园生活向往的句子:
,
。
同类题3
古文默写及美文默写
(1)
,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
。师者,
。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4)
,
,其险也如此。
(5)
,
,银瓶乍破水浆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阆水歌
(唐)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①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注)①胜事:胜景。
【小题1】首联以“____、_____”二色因依,写出嘉陵江不同一般的水色,引起观景兴致。
【小题2】明代王嗣奭《杜臆》一书中说:“阆中胜事,总结上文,而赞云‘可肠断’。”请赏析作者如何描绘阆中胜事的。
同类题5
下列对《夜归鹿门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这一联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山中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附近的人们急于归家,渔梁渡头一片抢渡的喧闹情景。读者不难由此联想到自己学习、劳作一天后回家时的轻松愉快心情。
B.“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前句承“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回家,后句一个“亦”字以人归引出自归,表明诗人“夜归鹿门”的心情正如同世俗中人回家,以期获得身心的安宁。
C.“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消散,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
D.“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岩扉之内,松径之下,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自”是独自的意思,与“寂寥”“惟”一起,表现了诗人孤独伤感的情怀。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