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出处。此二句刻画了瀑布气象高远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小题2】这首诗整体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小题3】用心体悟并写出自己阅读这首古诗受到的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06 04:1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小题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5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唐歌,完成小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 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小题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问题。
送田明府归终南别业
韩翃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相劝早移丹凤阙,不须常恋白鸥群。
【小题1】同为送别诗,与柳永的《雨霖铃》相比,两诗描写离别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诗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同类题5
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
B.李商隐、武则天
C.李贺、嫦娥
D.杜甫、王昭君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