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离骚》中,作者批判世俗崇尚投机取巧,任意更改道德准则的诗句是“
,
”。
②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作者通过“_
,
”两句诗,写桃花源中老人孩童的生活状态来表现此中百姓生活的愉快。
③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通过场景描写来表达对百姓遗忘历史不思进取的现状的痛心的诗句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3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3)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同类题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沁园春·长沙》中,***用
,
引出当年和同学、朋友那一段不平凡岁月的回忆。
⑵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雨巷》
⑶诗人徐志摩用诗意的笔触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的句子是
,
。
⑷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⑸沉默呵,沉默呵!
,
。(《记念刘和珍君》)
⑹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小题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类题4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计15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
(2)月明星稀,
。
, 何枝可依?
(3)还顾望旧乡,
。
(4)
,池鱼思故渊。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7)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8)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10)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
同类题5
《浣溪沙》①
清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
《一剪梅》①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②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①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久久未归,李清照以此词寄别愁。②玉簟:精美的竹席。
【小题1】两首词的感情基调各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小题2】李清照比纳兰要幸运的多,在“一处相思”时,自知有“两处闲愁”;而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都化为一句词,请问是哪一句?试简要赏析。(5 分)
答: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