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
①潭面:指湖面。
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小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从景物特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诗的不同。
【小题2】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10 03:0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 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②羯胡: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③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致使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他的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点明诗人 “支离”“漂泊”的原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庾信咏怀。结构上承上启下。
D.尾联承接上联,引用庾信的典故,意在表明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了暮年才诗动江关,赢得名声。
E.这首诗处处运用对比手法,“东北”与“西南”对比,“三峡”与“五溪”对比,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