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烛下和雪折梅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
【小题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写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9-26 11:3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
,
”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琵琶行》中的“
,
”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3)李商隐在《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
,
”。
同类题2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大家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
”。
(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两句既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又包含功业未就、无法归家的无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年),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小题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小题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小题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同类题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
,
”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2)白居易《琵笆行》中用“
,
”这两句,写出了琵笆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叙写自己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被绮绣”的同舍生之间,但一点也不欣羡他们的句子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