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写乐曲声中止时的效果的两句是“
,
”。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自己愿意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45: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感怀
(明) 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4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别以羽声吟唱时宾客的表现:
,
(3)《送东阳马生序》中,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
,
(4)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5)
,
,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6)指点江山,
,
。《沁园春·长沙》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的呢?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词的下阕塑造了什么样的弄潮儿形象呢?“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这首词的名句,常在作文中引用,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内涵的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蓝田溪与渔者宿
钱 起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
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
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
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
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
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小题1】这首诗与其他以渔父(隐士)为题材的古典诗歌相比,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
【小题2】本诗中“隐沦处”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小题1】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高诗“客心何事转凄然”一句中,“转”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